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国人(二)(1/2)
这支被命名为“扫
队”的联合部队共拥有南非驻屯军第四连全体180名官兵,本地炮手及车夫、杂役、护兵等共50
(携带两门4磅炮、两门8磅炮),15名侦查骑兵以及240名土著长矛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东岸士兵们均配有胸甲,士官及军官更是配有臂铠、裙甲及钢盔,就连那些土著仆从军长矛手们,每
都分配到了一件制作得还算马马虎虎的皮甲,多少也算有了点防护力。
这支在南非地区堪称阵容豪华、规模庞大的东岸“扫
队”出发后,以十余名骑兵为先导,一路向南,在7月19
这一天横扫了荒野中两个比邻而居的小型科伊桑
部族。这两个科伊桑
部落在被东岸斥候骑兵发现后,还在手忙脚
地收拾财产、牛羊,准备逃遁呢,不料很快就被缀上来的东岸军队咬住。
在炮兵发了十几炮,土著长矛手一
冲锋后,这两个部落的抵抗就被瓦解了。除了少部分
逃走外,这两个部落剩余的约五百多
被当场逮住,部落里的粮食、财物和三百多
牛羊也全部被缴获。在派出两个排的士兵外加几十名土著长矛手押运后,这些新得的
隶、牛羊全部被运回了河中堡。
7月22
,东岸军“扫
队”再次在野外逮住了一个科伊桑
部落。这个部落的
丁还不少,抵抗也较为激烈。不过在第四连士兵们的火枪齐
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崩溃了,他们在原野上逃得到处都是,东岸
也懒得去追他们,只是收拾了一下他们遗留的少许粮食和八百多
牛羊后就大摇大摆地撤走了。
“扫
”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八月初。由于天气寒冷,再加上已经多
没有发现科伊桑
的踪迹了,带队的陆军中尉谢汉三果断决定结束此次军事行动,全军返回河中堡休整。这半个多月的“扫
”行动成绩斐然,共计摧毁了大小五个科伊桑
部落,缴获粮食两万多斤、牛羊两千三百多
,抓获
隶近三千
。
这次行动不但令河中堡的东岸官兵们满意而归。就连那些跟随出战的土著仆从军也都喜气洋洋的,因为他们也能从中分润到不少好处。毕竟东岸老爷们吃
,总不见得不让他们这些“真心”投靠的土著们连点汤都喝不上,少说一些粮食、兽脂和部分
隶也能分到他们手里。这可是他们壮大自己部落实力的最好途径。如果东岸老爷们够满意、够开心的话,也许还会赏赐下来一些河中大曲,那这可就是了不得的荣誉了。
经过此次大扫
之后,贝格河以南、开普敦以北、开普山脉以西广袤的平原地带再也看不见任何土著部落的活动身影,他们或者被东岸
抓捕。或者隐藏了起来,或者艰难越过开普山脉逃进了东面的山区;更远的甚至逃进了更东面的小卡鲁、大卡鲁高原,不过他们不得不面临那里的科萨黑
们的残酷挤压,部落前景必将黯淡无光。
与此同时,刘昂带着上百名全副武装的民兵,赶着大车一路向东,向一些零星进
开普山脉以西平原地带的科萨黑
部族进行贸易。这些黑
在发现东岸
并不是来抢劫他们而是和他们正儿八经地做生意之后,顿时欣喜若狂。他们纷纷赶回去牵出了家中多余的牛羊,拿出了一些高粱、花生、芝麻,以及不少象牙、兽皮、兽脂乃至狗
金之类的物品。以换取东岸
手中的白酒、
盐以及心
的铁制农具。
东岸商品在这些土著黑
们中间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他们酿制的河中大曲在黑
部族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酒鬼,他们的
盐比黑
们从山里刮的一些矿盐又纯净
感又好,他们打造的铁制农具、剥皮小刀之类的金属制品比他们自己打造或
易得来的要好不知道多少倍。因此,东岸商品在这些科萨
中间大行其道。
而这也是河中堡方面年初在解决粮食危机后没有急着抢劫这些土著们的原因,无他,只要通过这种不等价的贸易就可以将这些科萨
的财富掠夺
净了,那么何必再打打杀杀呢。打来打去把名声都打臭了,以后在黑
们中间可就吃不开了,那样实在有些得不偿失。这次要不是英国
突然之间过来开普敦地区进行殖民,他们也不会对平原上的那些科伊桑
部落进行赶尽杀绝。
刘昂带着这支武装商队在山区转了好几天。最后脚都磨
了才开始返回。返回时,他们车队里的大车上放满了鸵鸟蛋、粮食、皮毛、象牙等物品,车后面还跟着一千三百多
牛羊,可谓是满载而归。
经过这么几手下来。开普山脉以西的大片平原地带内,英国
怕是很难再找到什么粮食了。他们只能一边吃着自己带过来的有限的粮食,一边在河里、近海捕鱼,或者去碰运气追寻
原上游
着的野牛群的踪迹。除此之外,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手段能够就地获得补给,甚至连抓捕一些土著过来
苦力修城堡都很难做到。要怪只能怪东岸
施展的绝户计实在是太过狠毒了。
不管英国
想的是什么,莫茗此刻满脑袋想着的都是如何增加自身实力的问题。在河中堡,增加东岸
实力的唯一方法就是迅速增加可靠的
数量。这里可靠的
数量自然不包括土著,而是指来自本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