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共同防御(1/2)

1642年2月7,天空依旧雨连绵。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空空的新华堡码上,一艘来自莫桑比克岛的葡萄牙船只缓缓停在了栈桥边。路易吉拉尔迪掸了掸白色猎装上的灰尘,然后踏上了甲板上的绳梯,顺着绳梯熟练地下到了码上。

他的船只旁边停靠着一艘荷兰风格的三桅帆船,看起来吨位有四五百吨的样子。船板上有很明显的修补痕迹,也许这就是东岸捕获的那艘荷兰船只了吧?上帝保佑,这个可怜蛋竟然一钻到了家设防严密的海岸炮台的叉火力内,也许东岸不将其当场击沉的唯一理由就是怕沉船会堵塞航道了吧。

“路易吉拉尔迪先生?”史钦杰的秘书罗德里戈打着一把油布雨伞,走到拉尔迪面前,用疑问的语气问道。

“是的,我是来自锡耶纳的拉尔迪。”拉尔迪用带着浓重音的葡萄牙语说道,“我奉了费尔南多将军的命令,来与你们共同商谈贵方前些时提出的事宜。”

“那么,请跟我来吧。”出生于里斯本的罗德里戈点了点,然后礼貌地递给了拉尔迪几把雨伞,示意他跟上。

拉尔迪也没有多话,将雨伞分发给了他身后的几名随从后,一行跟着罗德里戈沿着疏港公路朝城内走去。

疏港公路仍然是由碎砖瓦加石子铺就的路面,在雨季大雨的浸泡下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软化现象,但某些路面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翻浆,搞得走路的鞋子上往往沾满了泥浆。不过这样的路面在拉尔迪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即使是波尔多、佛罗伦萨这样的大城市,城区内的大部分路面也都是泥地。下雨的时候往往泥泞无比,再加上居民们泼洒的污水、倾倒的垃圾,这路面给的印象就是污水横流,难以下脚,行们往往掩鼻而过。

公路两边有许多遮雨棚,棚内蹲坐着许多面无表的黑隶。偶尔还夹杂着一些马来隶。这些的脚边都放着一些铁锹之类的工具,看起来正处于活的间歇期。下雨还要活,东岸还真是残忍的主呢,呵呵。

公路穿过了一片茂密的椰树林。然后一直延伸到了一片巨大的平坦广场上。广场地面上铺着红砖,非常平整,看起来东岸是真的准备在这里大一场了。那些马斯喀特、波斯商之间早就在互相传递着东岸将在这里设立一个大型贸易中心的传闻,如今看来这多半不仅仅是一个传闻,而是东岸真的在如此筹备。可以想见。一旦东岸的这个市场成立,他们依仗着自己手掌握着的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资源,应该能够慢慢将原本前往莫桑比克岛进行易的各国商船只吸引走。

这样一来,其实就已经宣判了莫桑比克岛作为一个贸易港的死刑。这座局促的小岛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商品数量种类提供上都无法与海峡东面这座新近崛起的港城市相竞争。也许,莫桑比克岛唯一的优势就是正好处于航线上,而东岸的这座被称为“新华堡”的港城市则稍稍偏离了一些。

在疏港公路和广场之间挖着一条细小的排水沟,排水沟上面铺满了带渗水孔的矩形水泥顶盖。排水沟内的雨水正哗哗地往一个方向流动着,与之相对应的,虽然连降大雨。但无论是公路还是广场上的积水都很少,大部分都顺着排水沟流了复杂的地下管道网络内,最后顺着一个巨大的通道排进了海湾——正如拉尔迪在船甲板上看到的那几个直通大海的圆形水泥管道。

真是巧的工程,同时也是耗费巨大的工程。拉尔迪摇了摇,圣塞斯蒂安城堡的费尔南多将军决计是拿不出这么多钱和物资来修建这种巨大的城市下水设施的。而且看起来也很没有必要,东岸太奢侈了,他们看起来几乎就是在以建设自己首都的态度在建设这座殖民地城市。在费尔南多身边担任了多年书记员的拉尔迪很清楚,无论是葡萄牙、荷兰还是英格兰,他们此时都是在以一种掠夺的心态在经营绝大部分的殖民地,他们追求的是赚快钱。而缺乏耐心去好好经营殖民地,除非那个殖民地很重要,不然是很难得到适当的投资的。

而东岸则不同,他们每到一地都修建起了宏伟的城墙、威武的炮台、坚固的码以及开垦出来的平整的农田。这里面的投资是巨大的。光是那些大型条石、砖块、水泥和石灰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投资,更不幸的是,这些物资殖民地往往没有产出,需要千里迢迢地从欧洲本土运输,那样成本就更高了。就比如那著名的西班牙大帆船船队,每年从塞维利亚出发的船只上面就携带了大量的砖块。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这样成本高昂的砖块也许真的只有那些殖民地贵族或大商才用得起吧。真是太嫉妒这些东岸了,他们的政府允许他们在本地烧砖,他们还掌握着不为知的烧制水泥的技术,这一切都使得他们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来建设自己的城市。

穿过一座用厚实硬木制作的城门后,拉尔迪一行终于进了掩藏在高大城墙后面的城区。城区内的建筑有些是由木材建造而成,有些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