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1/2)
清晨,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低调行走在莱州乡野间的小路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今天外面起了些薄雾,因此军官们不得不将部队紧紧收拢在一起。走在最前面的是一支清一色穿着土黄色咔叽布军服的部队,部队共分五列,走在道路的正中间。
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道路两侧本应种起越冬小麦的田地内空空如也,长满了大片大片的荒
,让走在路上的一些士兵们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农田大面积抛荒,乡间盗匪横行,百姓纷纷遁走,当初陕西就是这个逑样啊!
这些士兵上身穿着土黄色带黄铜纽扣的军服,下身是同样土黄色带红色裤缝镶边的军裤,小腿上打着白色的绑腿,脚上是沉重的翻毛大
皮鞋。如果光从这上面看来,这支部队的军容还算整洁,似乎是一支强军;但如果再加上他们手里拿着的
七八糟的武器(长矛、大刀、武士刀、鱼叉、鸟铳、弓箭等)、
上戴着的
七八糟的军帽(
帽、大盖帽、皮帽、斗笠、兜盔)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和那些地方团练武装没什么两样。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
的
气比那些团练武装要好上太多,从他们红润的脸色中可以看出他们至少能吃饱饭,可能还不时能吃到点
。而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在军官的
令声中集体喊起了
号,更是让
觉得他们的士气比那些乡勇甚至明军要强多了。若是那些长期连饭都吃不饱、饷钱更是无从谈起的明军对上他们的话,怕是用不了一时三刻就会败下阵来,这年
打仗,打的不就是士气么!
跟在这支部队后面的是由一辆辆驴车或骡车组成的车队。这些车辆上装载着大量的箭枝、铅子、火药桶、帐篷、铁丝网、绷带、消毒酒
、煤炉煤球、厨具、
粮等后勤辎重,大群军夫队的夫子们在照料着拉车的牲畜。一支约五百余
的骑兵部队分散护卫在辎重部队的两侧,他们骑着耐力十足的蒙古马,慢慢行走在道路两侧空旷平整的麦田内。从面相上看来,这些
一半是色目
面孔,另一半则是明
面孔,身上穿的也都是土黄色的军服。每
上还戴着一顶黑檐大盖帽,腰间悬着一柄修长的军刀。而那些色目
骑兵战马的鞍袋内,似乎还搁着一把很长的骑矛,这在如今可不多见!
车队后面是二十门由挽马拖拽着的火炮跑车。这里面有长管加农炮,也有短管榴弹炮,
径也大小不一,从4磅到12磅都有。炮车里面放着炮弹、称好重量的发
药包、炮刷、通条、称量器具等等器械,大约百来名炮手坐在最后十辆大车上面。无聊地望着远处雾蒙蒙的原野。
炮兵部队后面是十余名骑着战马、衣着光鲜的中高级军官,他们看起来是这支部队的指挥者。军官们身后是数百名身穿土黄色军服、
戴大盖帽、肩扛上好刺刀步枪的士兵,这些
步伐有力、目光坚定,行走途中一丝杂音也无,看起来甚是
锐。
走在最后的是大群身扛长矛的士兵,这些
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队列排得相当整齐,看起来平时
练过很长时间的阵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手中长矛的长度很长,矛杆也很粗。一旦往前平举起来几乎可以当拒马用,要不是扛着他们的
身形高大,看起来也颇为健壮,怕是也用不好这种沉重的兵器。
莱州乡下的一些地主们站在自己庄子的围墙上,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部队快速路过,几乎兴不起任何一丝反抗的念
。这是黄衣贼,是东岸海寇啊!看看他们拉着的那些大炮,天爷,这可是比那红夷大炮还要厉害的黄夷大炮啊!这外面过兵过了足足半个时辰,天知道这些黄衣海寇是出去打哪家。这次估计出动了大几千
,这兵力怕是连莱州城都能打下来了吧?
算了,还是自己顾好自己吧,反正倒霉的不是我家。这东岸海寇黄衣贼是没治了。先前几百
的时候就敢横行乡里,如今看这声势竟然愈发壮大,看来非大清的王师到来不能解决了。可恨那新据登州城的副总兵杨威,竟然和曾经招抚他的曾化龙是一路货色,上个月还敢派兵去宁海州一带转悠,不料被这黄衣贼军警告一番后这个月就只敢缩在城中再不敢冒
了。不知那胶州的柯总镇麾下的大军如何。听说这支部队的老底子可追溯到当年大清的天佑军、天助军,打仗是端地厉害,远不是那叫花子一般的前明军队可比。看来也只有柯总镇能打一打这东岸黄衣海寇了,只可惜杨威这厮据登州这种名城却又屡拒大清登莱巡抚陈锦的招降,而柯大
也正率军赶赴青州一带剿贼,短时间内怕是回不了莱州。可惜了,真真是可惜了。
库尔汉带着几名库页岛土著出身的骑兵从迷雾中疾驰而回,在远远地和护卫的骑兵对过
令后,他们被允许靠近了中军。
“由翟小山出面,已经联系上翟五和尚的
了,他们带了不到两千
去了青州,目前大概在乐安一带。赵应元几天前带了数千
马前往益都(即青州城),说是因为部卒家属们都在青州城中,因此带
去向王鳌永请降。不过据翟五和尚私下里说,这赵应元怕是假降,李自成派在他军中的那个特使杨王休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和库尔汉一起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