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2/2)

由于距离过远,莫茗看不到他们脸上的表,不过可以想象他们此刻应该处于一种恐惧、彷徨、紧张的状态之中。这些来源复杂,战斗力普遍不高,有登莱二地的乡绅武装、有收编的赵应元等部的土匪武装、有收降的明军顺军。他们的共同点是训练水平较差、装备较差、士气较差,这其中可能也就董学礼部三千余的战斗力最强了。

董部毕竟是在河南战场上刚刚和大顺狠狠打过一场的,虽然孟县突围战中董部损失了锐老兵千余,但仍然有将近两千成功逃出生天。后来他在收编、吞并了一些河南地方杂牌武装后,兵力又膨胀到了三千多,算是这支清军里比较能打的部队之一了。

不过再能打又有何用,正所谓亲疏有别,你就算比李率泰的汉八旗能打,家满清主子也不会把你当看。为什么?因为你连家的包衣才都不是,家凭什么高看你一眼?而且你董学礼也不像胶州镇军的柯永盛,家是地地道道的汉八旗,胶州镇军的军官和骨也都是汉八旗出身,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嫡系部队。你董学礼和他们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只能够当炮灰,顶多是高级一点的炮灰罢了,可以有资格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被投战场,而不用一开始就被送上前线白白消耗掉。

12磅实心铁球带着空气的尖啸狠狠砸向了行进中的清军队列。不时有一发炮弹击中抬着云梯的辅兵队列,蹦蹦跳跳的炮弹往往能一下子带走好几个命,然后这队扛着云梯的清军辅兵顿时重心失衡,栽倒在地。更有甚者,甲城楼上的那个18磅火炮炮组将一发打骑兵或船只桅杆的链弹塞进了炮筒内,然后专捡扛云梯的清军队列打,几发之中必然会命中一发,将清军队列打得仰马翻,城上的东岸炮手们见此则哈哈大笑。

两百米的正面战场宽度却塞进了足足两千,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六门不间断发的长管重炮。不过这还不是他们最悲惨的时刻,等到进三四百米的区域后,又会陆陆续续有六门榴弹炮加进来对他们发炸弹,到时候死亡将会剧增,他们的士气能不能支撑住这种打击还很成问题呢。

要知道,12门轻重火炮的打击力量可不是盖的。特别是在这种正面战场宽度很小的况下,攻击方的兵力密度不得不大幅度提高,这样一来伤亡也会倍增。按照东岸火炮的发频率,大概是每打十发炮弹便冷却十分钟,也就是说每门炮半小时内(其实是前二十分钟)能打十发炮弹,12门炮就是120发炮弹。假设命中率为六成(实际上不止,因为清军队形密集、战场宽度小,且距离越近命中率会大幅上升),每半小时大概有72发炮弹能命中敌军,考虑到6门榴弹炮发炸弹中大概有一半未能炸响,那么每半小时真正能对敌造成杀伤的炮弹大概有50多发。这50多发既有实心铁球炮弹,也有炸弹,甚至还有少量链弹、葡萄弹,保守估计能打死打伤清军五百以上。事实上从实战效果来看很可能还不止,实际战果应该会比这个大上20-30,也就是说六百多

这个杀伤是可怕的,足以让一支两千的部队当场溃散。考虑到清军是从两千米的距离上出发的——这又是一个怨念,因为不这样根本躲不开烟台堡城的两门18磅重炮的持续打击——同时为了保证体力和队形他们还不能走得过快,因此正常况下他们冲到城墙下大概也需要七八分钟。

但实际况远没有这么乐观,由于拥挤碰撞以及东岸炮弹所造成的混,他们可能需要十来分钟才能真正冲到烟台堡城墙下的铁丝网围栏边——当然他们更大的可能是在中途直接溃散。这样一算的话,他们依旧会在进攻途中损失掉约三百,这个数字可不是什么七八糟的乡勇部队能承受的。(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