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锥(二)(1/2)

1648年8月15里奥斯港(后世蒙特港)城外,炮火连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数千名东岸士兵在城外列阵,整齐的蓝色或土黄色军装、雪亮的步枪刺刀和一字排开的十余门大炮,无一不再向们诉说着这是一支装备良、训练有素的部队。

不过东岸在太平洋沿岸区域也战斗了大半年了,手自然有不少仆从军为他们打阵。比如由小维森特亲自率领的阿劳坎解放军、东岸从拉普拉塔调来的克兰迪义勇军,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波兰、鞑靼雇佣军,有这些在,太平洋特遣舰队的陆军总指挥谢汉三上尉自然不会再轻易消耗宝贵的东岸陆军。

东岸陆军只需派出一些快打成了的炮兵给仆从军们进行火力压制,剩下基本就没东岸什么事了。打了大半年的仗,目前比安率领的克兰迪义勇军还有七百余,马莱茨基率领的雇佣军(当然队伍里的那些鞑靼可能不听他的)亦剩六百余,至于小维森特麾下的阿劳坎解放军么,这数倒是越打越多了,因为他们吸引了很多被解放的阿劳坎隶加,目前总数已经膨胀到了九百多

里奥斯港是西班牙在智利南部地区的军事重镇,也是西班牙秘鲁舰队经常巡视的港。自从因为东岸的幕后支持导致阿劳坎游击队兴起后,里奥斯港内就常年驻扎了一支西班牙军队,专门用于定期讨伐渗透到智利中部地区的阿劳坎游击队。不过这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基础设施——或者说整个秘鲁总督辖区都不能自产武器,无论是武器、补给还是兵员,都需要从西班牙本土跨海运输而来。

但自从秘鲁舰队战败,东岸海军掌控了制海权之后,智利和秘鲁之间的通联系就已经事实上中断了。因为没能翻越没有隘的安第斯山天险,也没能穿越智利北部的堪称世界上最旱的沙漠,智利就像一个孤岛,被从辽阔的南美大陆上割裂了开来,成了东岸嘴边的一盘美餐。

自从去年12月份彻底结束了对卡亚俄港的封锁后。东岸海军三艘主力战舰便离开了无利可图的秘鲁沿岸,然后开始南下北上继续骚扰西班牙。在北方,他们最远甚至前进到了阿卡普尔科一带,并朝岸边的一些西班牙小渔村示威地炮击了几下。引起了新西班牙总督区的一阵惊慌——要知道现在的新西班牙总督区,除了有几艘马尼拉大帆船外,大型船只屈指可数,根本无法和东岸武装到牙齿的重型战舰匹敌,他们只能默默躲在海岸炮台的庇护下。等待敌自行离去。

而在南方,他们则前进到了智利中南部沿海一带,不断袭扰这些与秘鲁失去联系的可怜。四月份的时候,整支东岸舰队前进到了洛埃岛附近,将大批陆军送上岸,陆续攻陷了这片海域附近的卡斯特罗港、柴滕港等据点,歼灭西班牙陆军数百(包括民兵,多数是印第安或混血种)。在彻底清理了这片区域的西班牙军事力量后,阿劳坎游击队火速接管了此地,他们在这里执行了严酷的迫害白定居者的政策。就连混血都遭到了他们的打击。而大批“翻身农把歌唱”的阿劳坎隶们更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就如同当初那些克兰迪翻身隶们在拉普拉塔所做的事一样,白了灭顶之灾中,当地社会秩序一片混,西班牙的殖民秩序几乎已经完全崩溃。

在清理完洛埃岛附近海域后,东岸开始继续向北进发,以优势兵力和优势火力为依托,在土地肥沃的毛林河一带大举登陆,然后全军数千如蝗虫般四散开来,四处袭击所遇到的每个西班牙村镇。当然除了少许对白有着切齿痛恨的雇佣军态度恶劣外。东岸正规军还是比较“文明”的,他们通过印制粗糙的军票从西班牙手里“购得”各种物资——嗯,以刺刀为担保——采购回来的物资在积存到一定程度后,又通过船只运到了阿劳坎自由市。西班牙在智利中南部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果实就这样缓缓流到了东岸的手里。

清理完毛林河下游(毛林河发源于延基韦湖。最终注太平洋)一带的农业区,并“收购”了大量粮食和牲畜后,东岸大军开始沿着毛林河溯河而上,大摇大摆地朝里奥斯港等地杀去。反正如今东岸海军掌握着太平洋这一侧的制海权,智利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或物资从外界进,因此大家对于攻克里奥斯港这种重镇还是颇有信心的。

前些时。本土的联合参谋本部派了两名参谋过来传令,要求太平洋特遣舰队的海陆军官兵们要加快进度,发扬不怕牺牲的,迅速攻陷智利地区的西班牙城镇,并搅其社会秩序,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为西班牙发挥作用。

两名参谋向带队的陆铭海军中校坦言,从欧洲返航的护航船队带回来了最新的谈判消息。据莫三送回来的外信件上所述,目前与西班牙所进行的停战谈判已经相当了。西班牙的底线目前也已经大概知道一二,即拉普拉塔基本上确定要还给西班牙,而智利就更别说了,东岸能在这里搞到一个落脚的港就该烧高香了,别的基本没啥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