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团乱麻(四)(1/2)

1653年5月10,6艘650吨级的笛型运输船、2艘300吨级的冷藏船在两艘风帆护卫炮舰的护航下,小心地停靠在须德海外的泰瑟尔岛一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在缴纳港关税后,船队在荷兰的指引下缓缓驶进了阿姆斯特丹码

这个昔常年停泊着2000艘以上船只的大港如今真的是略显败了,莫烈鳗环视四周,约莫只看到了不到一千艘各型船只,这令他很是感慨:战争期间,荷兰的商业竟然萎缩到了这种程度,真是可怜可叹。要知道,以前这个港控制了全欧洲绝大部分的粮食、盐、咸鱼、船具、制品的贸易,其他各类商品一般也都得到此地汇集,以寻求买主;此外,阿姆斯特丹还拥有欧洲金融中心、造船中心、最大的二手船基地等一连串的衔,可以说,在战前,这座有着15-20万的城市是处在辉煌的顶峰的。

但如今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荷兰海军始终无法打英国的拦截,海量的荷兰船只被掳走,大量物资要么沉海底、要么进了伦敦英国的仓库,贸易大受影响,经济一落千丈,民生活水平益下滑,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都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况下,当莫烈鳗带着的10艘船驶阿姆斯特丹时,荷兰是多么地高兴了。制面、黄油、酪、火腿、葡萄酒、冷冻鱼、大豆等食品被分门别类地储放在船舱内,荷兰迫不及待地用滑吊杆及畜力起重机将这些食品小心翼翼地吊到码上,然后一一送仓库储存起来。

被英国封锁的这一年间,阿姆斯特丹虽不至于饿殍遍野,但物价飞涨,普通食不果腹的况却比比皆是。去看看曾经货物塞到的阿姆斯特丹的货栈吧,以往一旦有船只靠岸,商品会第一时间被买下,然后花四五天时间卸货——当然销售没这么快,不过荷兰会将货物放在码仓储货栈内,然后慢慢发售,而这也造就了阿姆斯特丹永远有充足货物出售的名声。

阿姆斯特丹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汇集、储存、销售全世界的货物,一个超大型的物流仓库、“一个全年都在进行着的易会”,庞大的货物流、现金流、流在该市的码上进进出出,这给荷兰带来了难以计数的财富。

但现在很多货栈内的存货都见底了,旧的货物即便涨了好几次价仍然被抢购一空,新的货物补充却又断断续续的,让发愁得很。东岸这10艘船携带了4500吨各类食品,虽然远不足以满足阿姆斯特丹的常消耗,但简省点用花销个一个月还是有可能的;而在两个多月过后,还将有另一批运输船队抵达泽兰省的弗利辛恩港,这次的船队规模更加庞大,计有9艘笛型船、2艘冷藏船以及4艘风帆护卫炮舰(炮舰吨位为400吨,也可利用富余的船舱运输货物),估计能运输至少6500吨各类物资(其中部分是食品,部分为订购的其余商品)。

这两批船队的抵达,对于荷兰、泽兰二省的常消耗、工业生产的意义不能说很重大,但也绝对不可小视。尤其是第一批抵达阿姆斯特丹的食品运输船队,直接为他们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商品,足以供他们维持一个月,这对于该市渡过战争期间的物资难关非常之重要,荷兰理应对此感激不尽。

抵达港后第二天,莫烈鳗海军少尉便得到了刚从海牙赶来的马德的接见。马德也刚刚从卡法城来荷兰没多久,担任华夏东岸共和国驻荷兰第一任外特使的他最近着实有些忙,不但要拜访荷兰政府的高层,还要拜访荷兰省、泽兰省议会的议员们;另外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弗利辛恩、莱顿、霍伦、恩克赫伊曾的市议会也要去拜访一下,这些议员都是影响力巨大的商,作为还肩负着商业推广重任的外特使,马德根本不敢怠慢,因此最近简直是忙得团团转。

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筹办阿姆斯特丹商站的开办事宜,要不是莫三从各个商站抽调手支援了他一把的话,他根本是兼顾不过来的。这个商站就设于阿姆斯特丹的码上,马德直接花钱租下了一小块地方,这里有现成的起重机、现成的仓库,就连装卸工都很齐备。价格也不是很高,因为现在阿姆斯特丹商业不景气,很多仓库空了出来,这些货栈的控制者们不得不大幅度调低租金,再加上马德一气租了十年,这租金也就更廉价了。

“阿姆斯特丹的商站大概一个月后就能用了,不然你们也不用这么麻烦。”穿着一身醒目中山装的马德握了握莫烈鳗的手,然后看着这个穿二代海军少尉,笑着说道:“年轻一代都成长起来了,我很高兴。你爸还在罗洽兵团堡教书吧?”

“是的,他喜欢安静,目前还在那里带小孩,偶尔会过问一下家里的各类投资,不过平时都是我母亲在管。”莫烈鳗中规中矩地回答道,末了又补充一句:“托英荷战争的福,最近国内工商业的景气度大幅度上升,商品进出的速度大大加快,我听朋友说罗洽港、东方港、青岛港的关税收每个月都在快速上涨,这真是好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