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潘帕(五)(1/3)

“现在潘帕原上的捕牛业,说实话已经对国内现有的农业体系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了吧?”牛庄镇内的一座砖石砌就的“豪华”宅子内,来自第一舰队的海军少校李泽民正与老朋友何源随意地聊着天:“三茬作制度若是被瓦解,你们难辞其咎哦!”

“你这个指控太严厉了,我可担待不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牛庄镇镇长、副处级部何源哈哈一笑,说道:“农村的三茬作制度推行了几十年了,而且现在新开发的地区还在搞,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瓦解,你杞忧天了。”

其实,李泽民刚才提到的事倒也不完全是无病呻吟,牛庄、银海等地的野牛捕猎产业确实已经对东岸本土的农村生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只不过目前看来还不是特别明显罢了,但已经露出苗了,并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

他们认为,东岸农村这些年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同步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这从农民阶层的平均收开始渐渐落后于工阶层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有这个苗了,这些年只不过愈发明显罢了,种植粮食的收益渐降低,大城市郊区的很多农户开始转种蔬菜、水果、芝麻、花生、向葵、蓖麻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苗圃园艺业,从事传统粮食种植业的越来越少,这说白了也是市场的选择,形势所迫罢了。

在这些所谓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传统的一家一户的三茬作制度早就瓦解,农民们不得已之下开始组建合作社组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是无奈之举。而且这种况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开始越来越向其他地方蔓延,比如商城、靖江、永安、铁岭、大兴等地也正处于快速蜕化的途中,但在其他广阔的内陆地区,小门小户的三茬作制度仍然是东岸农村的典型生态,影响着千千万万农村的生计。

这种状态在牛庄港开埠及野牛产业大发展之后,目前也已经呈现出了一种不妙的趋势,即惊廉价的野牛被大量引国内,导致活牛、牛、皮革市场价格的大跳水,已经极大影响到了农民的收

众所周知,严格实行三茬作制度的地区,农民家里一般都会养好几牛。牛的饲料主要来源于休耕地种植的苜蓿(苜蓿能固氮肥田),而其产生的粪便又能拿来肥田,还是相当划算的。除此之外,年老的牛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牛角、牛皮、牛筋、牛舌、牛脂都能卖出个不错的价钱,牛固然不用说。而如果你养的是牛,且恰巧住在近郊的话,也许平里还可以出售一些牛给城市里的居民当然梅林县曾经风靡一时的由意大利充当的牛郎,就已经从侧面印证了确实有部分农民在从事这方面的产业。

所以说,牛这种大型牲畜对东岸的自耕农来说,曾经是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们赖以同外界换商品、维持一定水准的生活的重要商品,是三茬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随着大批东岸捕牛潘帕平原,并开始逐渐向国内输廉价到不可思议的活牛、腌牛、牛皮等各类商品,这种脆弱的农村经济生态立刻便被打了,农民的收几乎立刻产生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并逐步影响到了生活消费方面。

再加上这些年随着经营大农场的粮食承包商逐渐走出困难期,早期巨额的荒地开发成本、劳动力招募成本得到了有效稀释,东岸国内的谷物价格也始终增长乏力,并一直维持在一个活动区间内,且渐渐接近了区间的下沿,也是让无奈得很。

粮食种植方面的收无法上涨,饲养牲畜的收大幅下降,这对农民来说无疑是进到了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他们的收这些年本来就没有过实质的上升,早期一度超过工的美好时光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现在饲养牲畜甚至已经让看到了亏损的风险,那么试问今后他们该何去何从?陆军素来自居农民阶级的代言,面对此种困境,他们又该怎么办呢?东岸的社会,目前确实已经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所谓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随着生产力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原本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适宜,也是时候进行改变了。

“是不是我杞忧天你自己心里清楚。”李泽民拿起一瓶香山红,给何源和自己各倒了半杯,然后才嬉笑着说道:“陆军方面现在对你可没有什么好评价啊,那些丘八的基层士兵和下级军官多来自农村,家里的收减少都是看得见的事实,他们没集结部队冲过来把你逮进陆军第一监狱已经算好的了。看着吧,后面肯定会有要求提高潘帕野牛的进关税的,何大镇长,您老家该如何应对啊?”

“这不扯淡吗?”何源一听也有些紧张了,思忖了半晌后,才用一种狐疑的色看着李泽民,问道:“执委会诸公不会这么快变卦吧?前面还说支持潘帕地区的越界垦殖行动,并且还发配了第一批流放犯过来建立国营农场,后面还要流放第二批、第三批犯过来劳改,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反复吧?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我不信执委会诸公会做这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