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东印度公司与南洋(二)(1/2)

司文中尉整理了下衣着,悄然走进了别墅的会客厅。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里是澳门城,一个面积狭小且全靠东岸庇护,葡萄牙才得以保留下来的小小的殖民港。港内的建筑面积都不大,让习惯了高宅大屋的司顿少校颇有一种狭窄仄的感觉,很不适应。

“也不知道葡萄牙是怎么住得习惯的。”他悻悻地想着。不过他也承认,葡萄牙似乎特别擅长居住在面积狭窄的沿海或沿河岛屿上,并且在上面兴建起大量的建筑。像东非近海的莫桑比克岛,东北费的蒙萨岛以及广东这边的澳门,都是些面积狭小但密度很大的地方,葡萄牙确实在这方面非常在行。

澳门的葡萄牙,如今随着贸易的衰落已大为减少,很多都跑去了帝汶岛或孟加拉湾一带,经营各种沿海贸易。澳门城对于他们来说,如今仅仅只是一个长途航行后休憩的地点,可以在这里吃到一点家乡风味的食物,感受一下主的威严和慈罢了。

这个年月仍留在澳门城里的,那确实是“真”。这些真群里,数量最多的是为东岸扛活的雇佣兵。他们多为葡萄牙的混血后裔,在印度一带就颇受歧视,和那些印葡一样,更别提在天主教氛围浓厚的葡萄牙本土了,他们的地位简直比黑也高不了太多。因此,几乎没几个愿意离开澳门去其他地方讨生活。

而不去外地讨生活,那么留在本地的话,就只能指望靠中国大陆活着了。于是,他们中的有些,尤其是那些会修理船只、枪炮的技师,很多都被广东、福建的地方势力给雇佣了,生活还算不错。要知道在现在的中国大陆,但凡有点见识的,都知道火枪、大炮的重要,这些弗朗机,从前明末年就会朝廷铸造大炮,技术还是可以的,虽然未必有那批的水平高,但也是难得的才了,因此重金延请,以提高自己这方的技术实力。

东岸当然看不上葡萄牙的技术,不过他们还是招募了一些到登莱和黑水定居,看中的主要还是他们相对熟练的技能罢了。毕竟,培养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也是需要不少财力和力的,有现成的嘛不用!

而除了这些之外,澳门城里之前的东西就只剩下一样了,那就是数量庞大的水手和雇佣兵群体。水手东岸这边当然需要,都是来之即用的熟手,自然比从培养生手要强。而雇佣兵的话,价值就更高了,比如东岸这次涉广东局势,就招募了很多葡萄牙雇佣军。他们长期接受葡萄牙的军事战法灌输,训练也是,熟悉火器时代的战法,因此是东岸理想中的炮灰雇佣军。

当然东岸并不仅仅是这次才想到招募这些葡萄牙充当雇佣军。事实上,在外东北征讨土的战斗中,他们就已经招募了几百个澳门出生的葡华(与印葡对应)参加战斗了。虽然不见得会有多勇猛,但绝对物有所值就是了。另外,在虾夷地岛征讨阿依努的战斗、在辽东与清军战斗等场合,葡萄牙雇佣军的身影也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应用之广泛。

因此,现在的澳门基本上就这么一个状况。商业繁荣的时代已经远去,财富也已经不再青睐这个狭窄的海滨城市,澳门开始了痛苦的转型,目前看来他们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那就是以“劳务输出”为主,商业为辅(东岸允许他们和广东地方势力贸易,但数量有严格限制,虽然这玩意不太好监管),一同发展。

司文中尉是已故东岸海军中校(临退休前提了一级)、前“加的斯岩石”号重型巡洋舰舰长司顿的儿子,航海学校毕业,已在海军内服役超过了五个年,目前担任一艘“星”级轻巡洋舰的代理舰长。

此番他来到澳门城,主要是为了与一个会面,并商讨一些实际的合作事宜。此便是西班牙王国新西班牙总督区马尼拉检审法院区院长的特使,名叫马丁内斯,从马尼拉而来,为了掩耳目,大家没有在其他地方会面,而改在了澳门城。

马丁内斯特使前来澳门,其实也是受东岸的邀请。当时尚未离职归国的南方开拓队队长马文强,打算执行南洋贸易战略,但苦于力量不足,帮手不够,明白无法吃独食,于是便萌生了拉别一起的年

经过多番慎重考虑和比较,马文强最终圈定了福建郑氏、澳门葡萄牙以及马尼拉西班牙,打算三方一起合作,建立起稳固的囊括中国、菲律宾及中南半岛诸国在内的贸易航线。在这条航线中,东岸可以从越南采购生丝、从暹罗采购粮食、从菲律宾采购热带特产,同时将中国大陆的生丝、茶叶、瓷器及黑水生产的五金制品(甚至包括铜钱,越南此时就闹钱荒,因为铜多倍拿去铸炮打仗了)出到上述地区,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商业航线模式,其他几方合作者也都已经表示认可,认为这其中确实存在不小的获利空间,并且是很多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他们要么是在中南半岛国家影响力有限,要么是拿不到足够的货物,要么是资金不足,总之各种原因都有,以至于多年来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够有效利用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