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准备用兵(1/2)

管宁脸色不变:“传言不可尽信。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再打一个比方,道德是学问,是不是学问?”张怀道笑了笑,“有句话说的好,世事明皆学问,练达即文章。先生隐居在此,这的学问怕是要落下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算是圣也无法遍览天下学问。”管宁说道。

“这倒是,了解的越多,才越发现我们认知的渺小。”

管宁琢磨了一下张怀道的话,眼睛忽然亮了。

“大这话语质朴,但道理却很邃。”管宁道。

张怀道哈哈一笑,要论学问的,他肯定不如管宁,但要是论见识,那就不一定了,毕竟这可是两千年的差距。

不只是管宁,刘涛也对张怀道刮目相看。

张怀道再接再厉:“这世间的学问浩如烟海,但学问从何而来?其根源都是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又用这种认知去指导我们改造世界,所以学问来源于实践,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若是只是空做学问,无异于在空中建筑楼阁。”

管宁听了这番话,非常的吃惊,有些词语他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听得懂的。

“大这番言论很新奇,我得好好琢磨一下。”

张怀道哈哈一笑,他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初中高中政治课本上的东西,放到这个时代,自然不那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既然如此,我换一个说法吧。生在天地之间,并不是白白的虚耗光,而是要做一些事。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无一物以奉天,这是生的大悲哀。”张怀道换成大白话,“那应该做什么呢?我认为,生最大的意义应当是奉献,做对他、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什么样的事对他、对社会、对国家有益?那要看具体的时代。若是天下太平,普通能够勤劳耕种,完成国家赋税,便已经足矣。若是在世呢?大丈夫要先自救,然后救。若是有足够的能力,那便救更多的,这就是利他和奉献。”

管宁摇摇:“在下手无缚之力,只能避祸世,自救尚不可得,何谈救?”

张怀道朗声说道:“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都如先生这般想,那这天下何来救?先生说自己手无缚之力,这是先生的弱项,但先生学识高,又有家学渊源,就算不如令祖匡扶华夏之能,治理一郡一县也不难吧?我听说太守大曾经征辟先生,先生拒绝了,我猜先生的顾忌无非是当今官场腐败,先生不愿同流合污。现在我为襄平县长,愿以一县之事托付于先生,只要先生所为利国利民,我一定会全力支持。若是我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先生大可以随时离开。”

管宁沉默半晌,最后苦笑道:“大所言,振聋发聩,要是我再拒绝,那就愧对祖先了。”

“幼安先生,你答应出仕襄平了?”刘涛不敢相信。

“便如县尊大所言,若是能利国利民,我又何惜此身?”

说服管宁之后,张怀道心里也松了一气。管宁的政治才能未知,但却在读书中有很大的号召力,就算把他当做吉祥物供着,自己也不亏。

两天之后,管宁正式走马上任,只是由于张怀道的官职太低,给不了管宁官身。管宁对此也不在乎,而且襄平知道他做了张怀道的幕僚,没有敢轻视他。

管宁来了之后,张怀道立刻轻松不少,他已经见识了管宁的号召力。之前张怀道让刘涛组织到城外开垦土地,除了那些难民之外,响应者寥寥。而现在管宁接手此事,百姓的态度就积极多了,就连城里那些世家也派了

转眼就是十二月,西边来了更多的难民。张怀道来者不拒,他组织建了一些简易的房屋,又让管宁从世家借了一批粮食,接受了数千难民。

对于这些难民,张怀道早有安排。难民中的青壮被他征召军,最后建立了一只两百的县兵。这些县兵对张怀道绝对服从,说是他的私兵也不为过。

尽管数不多,张怀道还是投了巨大的心血。大汉的县兵一般是半个月练一次,但张怀道他们几乎每天练。在他的严格要求之下,这支军队很快就有了样子。

“粮食还是不够,练的力度不能太强。”张怀道看着已经有些模样的士兵,还是不太满意,他想要的是一支钢铁军队,现在差的太远。

“大,你要求太高了,这才几个月的功夫,他们已经达到锐的标准了。”方威说道,“我原本以为大的武力绝强,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大练兵更加厉害。”

“他们离锐还早着呢。”张怀道摇摇,“光这样练还不行,方威,你带去山上练兵,狩猎一些猛兽,一来让他们见见血,二来也能改善一下伙食。”

天气越发的寒冷,为了防止难民冻死,张怀道带修建土坑。在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