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五章 私立博物馆(2/2)
面很多东西都不对,其中一家博物馆上下两层摆的全是假货,你见过穿中山装的青铜猴首吗?”
提起这些事儿,王老又是尴尬,又是无奈。
据他介绍,这座博物馆以古玉、青铜器收藏为主,藏品虽然标示的年代多为商代、周代、汉代,但一眼就能看出是现代仿品,而且手段相当拙劣,甚至于连解说员“自己也觉得是假的”。
“当时我还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匿名的文章料,其实就是在给国内私
建博物馆的热
泼冷水,而且是能够让
警醒的冷水,不过很遗憾的是。受制于古玩收藏行业的特殊
,只有几家媒体跟进做了报道。但是并未起到效果。这事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也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然而没想到。半年多之后,老
子我竟一语成谶。前些年冀宝斋发生的事儿,简直就是个大丑闻,里面的猴子都能穿中山装了,你说丢
不丢
,然而它不是个案,在江浙、西蜀、甚至帝都,都有类似的私
博物馆,里面的展品。你只能用可笑来形容。如果客观来说,目前的私
博物馆里确实存在着藏品质量参差不齐,真品赝品不分的
况,甚至有些赝品假的让你无法理解。”
“很多都说:‘大藏家们借助私
博物馆这种形式,将宝贵的私
珍藏回馈社会、介
公共生活,是功德无量的事儿。因此,没有
注意到,这种疯狂生长的背后,存在着的种种问题。’”
“您这意思是想让我来一扫这歪风邪气?让中国。让外国
都看看,咱中国的私
博物馆,也能做得跟国家的博物馆一样出色?”张天元猜到了王老的意思。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的一点想法。如果你不愿意,老
子我自然不会
你的。”
“哈哈,王老您真是狡猾啊。明知道我这个啊,是受不了这种事儿的。不过真说起来的话。我前几年还真差点去过那个什么冀宝斋,听您这么一说啊。我还得亏没去,不然肯定得受一肚子气啊,而且我那个时候又没钱,光生气也没用啊。”张天元笑道。
“我给你说啊,如果一家私博物馆,在宣传的时候总是号称自己馆藏了几百件甚至上千件珍品,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一家专门收藏赝品的博物馆!”王老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是什么道理?”张天元顿时一愣。
“你想啊,根据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涉猎收藏的藏家数已经达到了7000万
。如果一个藏家收藏10件藏品,那就意味着藏家们收藏了7亿藏品。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国内的古玩数量越来越少。”
“首先,每到改朝换代的战时期,都会毁掉一批文物,其次,八国联军占领帝都后,带走了一批文物;民国时期,因为军阀割据等原因,又有一批文物被毁坏和流失;抗
战争和内战,还有一批文物损毁流失;另外在那个特殊时期,
四旧又毁掉一批文物。此外,在新时期之后,各地的公立博物馆又征集了一批文物,单纯从数字上来说,如今在古玩市场上流通的真品文物数量并不多,如果某
说他的私
博物馆收藏了几百上千件翡翠,那有可能,但是有些古玩,尤其是瓷器、青铜器之类的,如果说你能搜集到上千件珍品,那根本是不可能的。”王老解释道。
“哎呀,真得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王老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普通吧,否则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秘密的。”张天元笑着说道。
“我还真就是个普通,不过比别
走过的地方多了一点,认识的朋友多了一点而已啊。也正因为如此,我知道现在中国别说收集到上百上千件真品,有时候你就是能在这些东西里找到一两件真品也不容易。”王老摇了摇
道。
“嗯,这个我倒是知道,我以前做过国家电视台的鉴宝类的节目,而且也认识了一些老师,他们也说过这个事,说民间藏家热
很高,但是藏品中真品很少。无独有偶的是,著名收藏家、青铜器、佛造像、陶瓷鉴定专家王政君老先生近年来也曾多次参与鉴宝活动,但是结果却让他很失望:‘在大连,老百姓送来了1400多件藏品,只有10件是真的;在南浔,500多件中,也只有4件真品。’咦?我想起来了,王政君,您就是王政君老先生吧?”张天元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位老先生的照片,毫无疑问,就是这个老先生。(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