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二章 玉琀(1/2)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这雕刻的特点来分析,应该是在石棺制作的时候就刻上去的。说明这个石棺的主是个美啊,得墓主的喜,如此厚葬,也就说得通了。”

柳若寒此时露出了一点笑容:“或许他们之间会有一段比较美好的故事呢。”

“那也未必,搞不好啊,是墓主不成反而杀了这个孩子哦。”张天元耸了耸肩道:“最近播出的新闻你没看吗,有个拿着玫瑰去找自己的求婚,结果被拒,然后就用刀把砍死了,这种还真不是没有。”

“就你会坏气氛!”柳若寒瞪了张天元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也不要吵了,还有最重要的事没做呢。”李明光上了年纪,听到吵架,脑袋就“嗡嗡”响,所以急忙把两个给劝住了。

“还有什么事没做啊老师,石棺里的文物不都取出来了吗?”张天元疑惑地问道。

“你没听说过玉塞九窍吗?”李明光笑道:“你小子啊,上课肯定没好好听。”

“老师您说玉琀吧?”张天元不是没听说过,只是刚刚心思不在这上面,听李明光说起玉塞九窍,瞬间就明白了。

“对,就是玉琀!”

李明光点道:“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小动物。”

“汉时期多以玉蝉作琀,寓意非常明了。蝉由地下出得生。除《后汉书·礼仪志下》写‘饭含珠玉如礼’的‘礼仪’意思。玉琀在亡中,无非是要亡‘蝉蜕’复生,灵魂延续。这就是琀,它的形象是一只收敛翅膀的蝉。”

“作为琀的物件上是没有孔眼的,个别玩玉的非要在琀的双目间吻部打眼穿绳佩戴,也不会遭到反对。琀是玉蝉,但并非所有的玉蝉都是琀,因为有着太多的第一回工艺上就已经打了孔眼的玉蝉,它的作用原本就是为了佩戴。”

“教授。这可不好取啊,要通九窍,怕毁了尸体啊。”一个工作员为难地说道。

如果尸体只剩下骨,那玉琀就很容易拿出来了,可是眼下这具尸体却有点特殊,它并没有腐坏,所以要取出来还得从九窍之中取。

何为九窍?

通俗的讲:“九窍”即指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前尿道和后****而言。

正因为如此,这在尸体没有腐坏的况下要取出来真得是不容易啊。

“这种事儿虽然罕见,但你们应该已经在实习课上练习过了吧。今天就是实战,我不可能一直替你们作。”李明光很是严肃地说道。

这一次带来的几个专家,都是李明光的徒弟或者学生,不过跟张天元不是同一级的而已。

听了李明光的话。几个才打着胆子开始行动了。

其实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有镊子这种工具,取出来很容易的。

“漂亮啊。难怪都说汉代的玉琀是最致的,果然如此!”

李明光戴着手套。隔着塑料袋观察了一下那玉琀,实在是美绝伦啊。

玉琀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汉代的玉蝉。其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素有“汉八刀”之称。

东晋以后,玉蝉几乎不见,宋代仿古之风大盛,玉蝉又开始大量出现。

但自宋以后,玉蝉作为佩饰用的功能渐突出,纹饰也渐趋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翅那样撇开,早失去了汉代玉蝉的那气,特别是器物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是判断是否为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玉琀制作非常细,大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眼前这玉琀,一看就知道是汉代的,绝对不会错了。

“张老板,这东西值钱吗?”李胜利凑过来问道,果然在他眼里,不知道漂亮是个什么意思,价钱才是最关键的。

“你猜猜看。”

张天元笑了笑,对于这玉琀的价格,他倒是真有过研究,也曾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来研究,可是遇到的那些都不如今天见到的这玉琀出色啊。

“我猜?”

李胜利挠了挠道:“一万块?”

张天元摇了摇道:“真是不应该让你猜的。你要明白,这只玉琀在雕工上和沁色上,都属于极品,虽说对于考古的价值不如私印之类的东西大,可是在收藏市场上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啊,一万块你摸摸或许可以。”

“真有这么好吗?”李胜利挠了挠道:“那十万总该差不多了吧?”

张天元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