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三章 建安医书(2/2)

。”

董奉,又名董平,当然不是宋朝的双枪将董平。

他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东汉建安二十五年生。

少年学医,信奉道教。

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仓储杏。需要杏子的,可用谷子自行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

有一次到州,恰遇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三

董奉把三粒药丸放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后即能坐起,4后能说话,不久病愈。

由于医术高明,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医”。

董奉住士燮府中,后士燮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晚年到豫章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

吴天纪四年,董奉逝世。

所以说,千万别小瞧了这个董奉,他跟华佗还有张仲景那可是在当时齐名的医啊。

可惜的是,他跟华佗一样,也没留下什么著作。

然而这一次,张天元得到的这本无名医书,居然是华佗跟董奉联手著作的。

里面记录的那些东西,除了董奉的气功学等之外,还有华佗的麻沸散等东西。

这两一生的医学华,都是注其中了。

这书要是真问世,那估计惊动的可能不是历史学界,而是医学界啊。

毕竟中医可是咱们老祖宗的宝贝。

“老板,你真能确认这东西是真的?不是后托他们两个的名气编写的?”

老于掌柜怎么看都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

(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