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六章 悠闲的师父(2/2)
跟张天元一样,杨怀仁那也是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一次机缘,因为帮朋友提东西卖到华盛顿,“四天净赚了四百块美金”,杨怀仁开始行。
他承认,刚开始这一行的时候,满门子心思想的都是赚钱,有时也会“蒙
”。
一次,一相熟小贩从乡下淘到一个看上去有些年代的杯子,问杨怀仁,“这个木杯子,6oo块要不要”。
杯子有点被风化,外表白,一时难以看出是什么材质。杨怀仁拿在手上看了看,第一感觉雕功不错,他又对着阳光照了照,杯子的纹理变得异常清晰。
这时,杨怀仁的手开始抖了起来。
他心里知道,这个杯子是难得一见的“犀角杯”—犀牛角做的!
手抖得厉害,“杯子有点要拿不住”,为了掩饰,他赶紧将杯子放回到桌上。
往后挪了挪,双手紧紧
叉抱在胸前,杨怀仁让自己倚进椅子里。
这一行得久了,杨怀仁明白,同行把拿不准的东西给你看,出个价什么的,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试探一下“这东西”的价值,一旦让对方看出征兆,他立即就可能反悔。
好不容易按压住“怦怦”跳的心脏,杨怀仁开始还价:“这个木
杯子,雕功不错,但品相差了点,大概就值个二三百吧。”
对方退了一步,说要5oo元。
“当时,我也不能表现太急切呀,对方也是明
。”为了诱使对方出让,杨怀仁又想了个招,说:“要不这样,我可以出五百,但如果一个礼拜卖不掉,我拿回来退给你,你只要还我四百块。”
别笑话,这样还真成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