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零章 一幅画引起的绝交(1/2)

《江渚风林图》曾著录于吴湖帆《丑簃记》1938年3月3记中:

又蒋穀孙取来云林小幅,即董香光赏识之“江渚暮初落,风林霜叶浑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倚杖柴门阒寂,怀山色依微。

至正癸卯九月望戏为胜伯徵君写此,并赋小诗。

倪瓒一图也。

此画为项子京旧藏,后归高江村,载《销夏录》中者。

下角有“宋学士景濂”一印,品也。

“宋学士景濂”印应是“金华宋氏景濂”印。

但在当天的记中并未明确记载:《江渚风林图》是还给了蒋穀孙,还是留在了梅景书屋。

而在三个月后的6月26记中又有记载曰:

曹友卿携穀孙易物来,带去倪云林《江渚风林图》、毛影宋钞《梅屋诗余》、《石屏长短句》、《槃斋乐章》三书、《花粹编》一部、金孝章校明钞《金国南迁录》一本、宋刻《后村词》一卷,倪画原非易中物,毛钞《梅》、《石》二种余旧藏。

带来余旧藏《汉侯獲碑》二轴、元拓《史晨前后碑》二本、明拓《景君》、《韩敕》、《郑固》三碑及张伯雨书轴。

以上三物去年易去,余为托穀孙经售梁楷画,故易之。

后梁画未成,余欲易还,而穀孙不肯,索之再三,终不理会。

近观云林《江渚风林图》被余扣住将一月,乃得将原物易归,盖五汉碑皆外祖沈公物也。

上述之事的大致经过是:

吴湖帆曾委托蒋穀孙卖掉一幅梁楷画,而将《汉侯獲碑》等五种汉碑拓本转卖给了蒋氏。

但因梁楷画后来未能成,所以吴湖帆就想将五种汉碑拓本赎回。

但他再三追索,蒋氏始终不肯。

而恰好蒋氏的藏品《江渚风林图》一个月前已在吴湖帆手中,所以扣下倪画不还。

蒋氏无奈之余,只得托曹友卿将五种汉碑拓本归还。

而吴即将《梅屋诗余》等六种古籍和钞本抵作购回五种汉碑拓本的价款,同时也将《江渚风林图》还给了蒋氏。

吴湖帆外祖父沈树镛旧藏五种汉碑拓本,除《郑固》外,其余四种均著录于沈氏《郑斋金石题跋记》一书中,可谓是梅景书屋中的祖传之物。

虽非稀世名拓,但对吴湖帆而言,其中寄托了有一种对祖先的特殊感。

而吴湖帆当初之所以要将之转让给蒋穀孙,都是因为那幅梁楷《睡猿图》所“惹的祸”。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大千在苏城网师园中,以宋佚名(一说是牧溪)册页《睡猿图》为蓝本,赝制《睡猿图》轴,并署南宋画家梁楷款。

伪添南宋著名刻书家、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题字:“梁风子睡猿图品”。

并用木印仿制名家鉴藏印钤于图上,又请苏城周龙苍做旧。

再暗托津城某古董商携至上浦兜售,云是从清宗室府中流出,据传当时售价为十两黄金。

后此图为吴湖帆收藏,成价格不详。

吴湖帆还将此图著录于《吴氏书画记》卷一中。

时张大千与吴湖帆往甚密,常至梅景书屋鉴赏书画。

当张见此图已被吴视为珍秘之物时,又不便明言,只是婉转告知此图似不可靠,暗示应转售此图。

吴湖帆时在上浦书画鉴定界号称“一只眼”,自负甚高,故不为所动。

在此期间,张大千还曾介绍广省买家到吴家观赏《睡猿图》,当是有意为之中介。

后张大千再仿一幅同图式梁楷《睡猿图》(据说后为王季迁收藏)送好友陆丹林,陆携此图至吴家请鉴赏。

此时吴湖帆方知当初“走眼”,但关乎自己名誉,故亦不明言。

遂延请叶恭绰为此图作长跋,叶跋中有“纸莹如玉,墨黝如漆,光采竦异,”,以及“使艺林得沾法,而明之,存乎其。有志之后学,不惊为河汉”等夸张不实之辞。

并在诗堂上大字题曰“天下第一梁风子画”。

不知当初叶先生是在怎样形之下作此长跋和题字,是否真属“走眼”?

还是两“合谋”?

但叶先生在后来出版之《矩园余墨》、《遐庵谈艺录》等书,此段长跋未予刊

传抗战争结束后不久,《睡猿图》以高价卖给一美国(一说),今藏美国檀香山博物馆。

此是后话。

吴湖帆和蒋穀孙两经过了《江渚风林图》风波后,似乎从此“绝”。

至少在以后的《丑簃记》中,蒋的名字再没有出现过。

而在此之前,蒋的名字几乎每隔一二天就会出现在记中。

即便是后来潘静淑治丧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