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九章 三百六十行,古董为王(1/2)

有句古话说:360行,古董为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古玩这个领域,纷繁庞杂,风险很大,有些属于一知半解,就很容易被别捡了漏。

收藏无捷径可走,知识就是财富,捡漏说白了就是“有知识有眼力的捡无知识的的漏”。

张天元听王先生在那里吹牛,心里其实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毕竟论捡漏,不是他吹牛,这全世界也没有会是他的对手。

他怕王先生的话影响到了自己的徒弟,等王先生一脸兴奋地离开之后,便特别叮嘱了两个徒弟一番。

现在的古玩市场几乎没有便宜漏可捡。

这道理很简单,如果有告诉你有漏可捡,他自己怎么不去捡,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他举例说,有朋友甲喜欢收藏,甲把一件藏品放在某古玩店里,托跟李四说,某店里有件好藏品。

李四想买这个藏品,找甲来鉴定,甲一咬定这藏品是真的,能值五千块钱。

于是李四就买了,买回来后有说他买的藏品不对,于是,李四跑到店里退货,店主却说,藏品是别寄放在店里卖的,他只能找藏品的主来解决。

此时李四才知道,藏品是甲的,他买的时候找的鉴定家居然也是甲。

当然,收藏不要听故事。

在张天元看来,编故事是文物小商贩的惯用伎俩,编故事的往往看上去憨厚老实,说出来的故事让心动不已,心急的收藏者正好中了家早已设好的陷阱。

收藏还要有平和的心态。

只要自己喜欢,无论真假、什么年代,哪怕是现代工艺品,买回来玩玩,陶冶一些也挺好。

千万不能抱着捡大漏一夜富的心态,这样的往往会被骗。

张天元告诉两个徒弟说,他有个朋友也是搞收藏的,一次他在古玩市场发现了一幅石宪章的八尺对开的条幅,他一看就是石老的真迹。

卖字的要价400元,他给了600元。

回来装裱好,非常大气、漂亮。

他还收藏有一对石狮,是在农村无意中捡来的,曾经有老板要用一辆保时捷911和他换,他都婉言谢绝了,他的收藏纯粹是一种研究、欣赏和把玩,并不在乎东西值多少钱。

这种心态就很好。

“其实吧,刚刚那个王先生虽然吹得很凶,但他在这些事上做的倒是不算差。”

张天元笑了笑道:“要想识别藏品真假,一定要和藏品朋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看。看实物,抓住任何机会看真品。

举例来说,路上有黄金和翡翠两块,95%的肯定会拿走黄金,而5%的认识翡翠,知道翡翠的价值远远高于黄金,知识就是财富。

二、多问。

多请教行家、专家,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提升眼力。

三、多跑。

坐在家里,对照书本收藏,是万万不可取的,远没有勤快地跑到市场、博物馆看实物以提高自己的鉴别水平来得快。

刚刚王先生说他经常到博物馆去学习,在市场上遇到真品时,他就能一眼认出来,这样才有了捡漏的机会。

现在的古玩鉴定,要用否定法而不是以前的认定法。

王先生还说,他的诀窍就是一票否决法:藏品的几个特征有一点不对,就被否决了。

认定法则不够保险,假如鉴别一件藏品要根据其六个方面特征,专家一看,五个方面都对,就有一个特征不对,总会认为应该问题不大,其实往往就上当了。

在这一点上,王先生做得很好,你们应该多学学。”

张天元一边走一边说,忽然间在一个摊位前面停了下来。

这个摊位之上,有一幅异的雕版画,如果让普通看起来的话,那其实真没什么了不起的。

很多可能觉得就算是农村的木工都雕刻得比这个好看。

但行家一看,就知道妙处了。

张天元吞了一唾沫,显得有些紧张。

这幅木刻画放的位置如此显眼,他真得很怕被别的行家看到了。

所以直接凑了过去,让自己的身体将那木刻画挡住了。

这个摊位上的老板,是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德国

他的英文不是很好。

听起来非常拗,所以张天元就直接跟他用德文流了。

这一幕,看得李云璐和刘金宝是目瞪呆。

他们还真没想到自己的师父居然懂德语,这可是太厉害了。

“那幅木刻画怎么卖?”

张天元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那个不卖,那个只是展示品而已,是我们德国现代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