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九章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2)
张天元叹了气道:“即使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文物工作者收藏、买卖文物,但就算这样,还是会有一些误
歧途的考古
员,被眼前的财迷了心窍,做出违法的事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我听老师说过一件事儿,有个50岁的郑某是考古研究所的技工,1996年考进考古培训班,而后考研究所。
几年前,郑某在某遗址参与古墓抢救挖掘工作,土中一件造型特的器物引起了他的注意。
对当地文化以及相关资料烂熟于心的他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翡翠如意笔洗,他马上将周围的工支开,偷偷将翡翠如意笔洗藏在衣服中,带回了家。
在家中藏了一段时间后,郑某想要出手将翡翠如意笔洗卖掉,于是经过一熟的介绍,郑某将翡翠如意笔洗以280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但是他没有想到,过了几个月后,买方找到了郑某某,称翡翠如意笔洗是假的,要退款。
“我是亲眼看着从地里挖出来的这件东西,怎么会是假的呢?”
明知道买家使诈,但是自己根本不敢公开翡翠如意笔洗的来源,只能认倒霉,给对方退回了部分钱款。
最后事败露,郑某对自己私藏文物的行为供认不讳。
如果说考古员没有基本的职业
守,那和那些臭名昭著的盗墓贼有何区别?
而考古员私藏文物出售满足一己私欲的新闻层出不穷,考古
象如何制止?法律法规如何完善?
曾经的考古,考古员都避嫌不收藏古董古玩,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生前参加和主持过的考古工作难以胜数,像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帛画、万历皇帝的金丝皇冠等珍宝经他之手才得以呈现于世
面前,可他却从不收藏古董。
在上世纪80年代,有记者到他家中采访,没有看到一件古物,甚至连一枚古币、一件古瓷、一只古鼎之类的小摆设也没有。
而现今,考古员道德底线真得有点可怕,可是私藏国家文物,挖着老祖宗的坟墓,和盗墓贼有何区别?”
“这么说是真有这么
了啊?”
柳若寒对考古不太了解,但听张天元这气,好像还真有
这么
,而且不止一个。
“呵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觉得真正两袖清风的还多吗?”
张天元叹了气道:“想要凭道德约束现在的考古
员,太难了,所以只能从制度上去做。
这一次的考古,我们事先就有了规定,每一个考古员,每一次进
墓葬,出来之后都要进行全身扫描,嗯,简单点说,就跟火车站那个扫描差不多。
但是比那个更加细致。
如果你接受不了,那就不要参加这次考古了。”
“这个我倒是知道,原来还觉得这有点过了,现在听姐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必要啊。”
柳若寒不由点了点道。
“唉,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毕竟你不能要求每个都跟我老师李明光那样两袖清风啊。”
张天元苦笑了一声道。
他也不想跟对待小偷一样对待那些,但是没办法。
这个墓葬就算不是成吉思汗陵,也可能是某个皇帝的墓葬,里面的陪葬品绝对不少。
哪怕是丢一件,都会让心疼不已啊。
两聊了一会儿,那边忽然传来了兴奋的喊叫声。
原来是第二道墓门已经被打开了。
“好,防化员开始检测环境。”
李明光这个总指挥下达了命令。
考古部门的装备是盗墓团伙无法企及的,戴着防毒面具的专业防化员拿着有害气体分析仪率先进
地宫。
墓道中的工作员正拿着金属探测器探测对整个墓道进行金属检测。
当然,也不是每个考古队都有这样的待遇,他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多先进设备,那还得感谢罗集团。
这些设备的提供,也是为了防止一些怪事儿的发生。
虽然考古工作员大多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有些事
,还是让
觉得匪夷所思。
在我国的考古史上确实也是发生了一些怪的事,邪气重重,科学无法解释。
下面这个陵墓发掘时,就遇到了一些怪事。
这就是定陵,也就是我国大明王朝著名的万历皇帝陵墓,位于明十三陵,也是现在唯一被挖掘的皇帝陵墓。
说来也怪,当时其实考古专家们是想发掘千古一帝朱棣的陵墓长陵。
1955年郭莫若等带上了,虽然当时建国后不久,考古技术还不够硬,但是这个还是被批准了。
1955年12月专门挖掘长陵的工作组成立,由著名考古专家吴寒带队,赵其昌担任挖掘工作的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