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四章 先看货,再谈生意(1/2)
张天元笑着继续解释道:“度朔之山上有二,一曰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门户画荼、郁垒与虎。
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
这个故事除将‘荼’、‘郁垒’作为门外,还延伸出如应劭《风俗通义》所称的‘饰桃、垂苇茭、画虎于门’的习俗。
‘荼’、‘郁垒’作为门,除了文献还有实物为证,汉画像石上就有荼郁垒执虎饲鬼的形象,与上述文献‘执以食虎’的所述一致。”
“这个我倒是略有耳闻啊。”
牟莹跟张天元是同学,自然对历史上的东西,也颇为了解。
她补充道:“在古的观念中,路有路,桥有桥,门有门。
自从有了荼郁垒,门便有了专的特指。
尤其是刻版印刷普及之后,彩印的门遍贴家家户户。
‘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屠苏。千门万户曈曈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种民俗。
是在新春时节除旧布新,讨个吉利。
最早的‘桃符’是用桃木板做成的,写上‘荼郁垒’的名字,后来才演变成春联和门,唐代出现了驱鬼的钟馗作为门,后来则是门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将。
其实,在茶、郁垒之前,不论是门阙还是墓门,一些和辟邪的瑞兽之类虽未被明确称之为门,但已经有了门的含义。”
“看起来老同学你的学问还没有扔下啊,这些年一直辛苦为我打理公司,居然还能记着这些,不错。”
张天元笑了笑道。
“我都快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好像门最早应该是‘先妣’吧?”
牟莹苦笑道。
“对。”
张天元点了点道:“随着历史的演进,门祭活动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祭祀所用祭品或器物由以前的‘牲
’变为‘牲畜’,祭祀的位置也由‘门址下’转移到了门上。
并用‘桃梗’饰‘门’挂于门上或两旁,其功能从‘主出’保平安到‘辟邪疫’。
门以其自然形态,比如仙、动物、植物开始出现。
这里就说到关键了,铺首是门祭的一种形式。
‘牲于门址下’的
体牺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机制中,趋于减弱乃至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宰杀动物来祭祀祖先,也有将氏族的图腾或禁忌的动物
安置于门上作为祭祀方式的民俗。
到了汉代,门上安置动物演变成汉代‘门’上的‘铺首’,形成新建筑的装饰风格和风俗,其仍然隐含‘镇灾避邪’之功能。
《北史·流求国传》记载:‘言流求国家门户上必安置兽
’,给我们一个暗示了。
在农耕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家’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
每都有一个家,又由无数个家组成了社会。
因此,中国古对家和家族的观念较强。
不仅护家,维护家,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光宗耀祖、荣华门庭。
从造型艺术上可以看出,们为了
护家和维护家,多强调圆满、富贵、合家欢乐;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又从相反的方面强调辟邪、消灾、合家平安。
为了保平安,除了靠力之外,在观念意识上几乎动用了所有的灵祥兽,而且都是从大门开始。”
“这个我倒是知道。”
柳梦寻一直不上嘴,这会儿终于兴奋地说了一句。
这不管她在珠宝行业有多么厉害,回到这考古学上,她就真得不行了,基本上可以确切地说就是一个门外汉。
张天元笑着说道:“咱们这首先请的就是‘门’。
除此之外又请来了各种猛兽,就像后来的石狮子把门一样,对自己是温驯的,但对外
则是凶猛的。
大门的门环本是个实用之物,方便于开闭,而观念上的安全则是加了一个‘铺首’。
铺首是环的底座,可是,一旦把这底座变成了兽,让它衔着门环,便增强了安全的意义,从仪表上看也更加威严了。
司马相如《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咳而似钟音。’
傅毅《舞赋》:‘黼帐祛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煜煌。’
这都是对‘铺首衔环’的描写。”
牟莹忍不住问道:“那么,这‘铺首’之‘首’又是什么动物呢?”
毕竟是相关专业的,虽然很长时间都没碰了,但是依然感兴趣。
张天元回答道:“不论从文献或对照其形象看,并非实指。
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艺术的概括,是集勇武、凶猛的动物于一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