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三章 痛恨盗墓贼的崔楼兰(2/2)

元,也会如此。

十年里,若羌县文物局隔月往保护站运送简单的物资,一铁桶水,米,白面和土豆。

崔楼兰养了一条狗,每天带着它去古墓巡逻,来回是四十公里坑洼坚硬的盐碱地。

他把食物储存在凉的土窖里,洗米的水洗菜,然后喂狗,一个星期洗一次脸。

夜里在土窖里躲风沙,拼命抽烟。

最初,没和他休,有一回,崔楼兰独自在保护站呆了半年,翻了所有带进去的《参考消息》,回若羌县的时候已经不会说话了。

每一次出去,亲友们会给崔楼兰介绍孩子。

“每次进来,好不容易打一次卫星电话,说不了几句,再打就不接了,出去也跟别跑了。”直到保护站给他安排同事,崔楼兰可以两个月回一趟县城了。

前年,他终于找了老婆,现在有了一个儿。

说起儿,崔楼兰马上就笑了,“我想家,想儿,她快要过生了。”

一年里,六七月份是罗布泊最炎热的季节,地表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雅丹坚硬的表层在极端的温度变化中崩裂,发出“噼啪”怪响,灼烧的热足以让帐篷里的蜡烛融化。

“这是最危险季节,一旦迷路就会渴而死,”阿兰说,“曾经有带着小叔和儿子在这个季节进楼兰寻宝,在这里变成了尸。”

然而对盗墓贼来说,最危险的季节却是最安全的。

有一天,崔楼兰在巡逻途中发现了陌生的车辙。

“盗墓贼很狡猾,他们把摩托车停在离盗很远的地方,有徒步去挖,有专门放哨。”崔楼兰放掉了摩托车的汽油,赶回保护站打卫星电话请求支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