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改变(2/2)

么异常。古星没被军占领前,他就已经是警察局特务处报科的科长。

可是,军统在古星的活动很早,早在军统特务处时期,古星就有军统员的影子。1932年7月,驻古星的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内设第三科,专职报特务工作。同年,湖北省保安处设置谍报,负责古星及鄂境的报特务工作。

1933年5月,南昌行营调查科在古星设湖北站,以湖北省保安处谍报作为掩护机构;1934年8月改为南昌行营特务处湖北站,全站的外勤员40余

1937年9月朱育鲁升任站长,以湖北省保安处第四科作为掩护机构,在鄂西设分站。在东设办事处,在鄂中、鄂南有行动队,在古星设有古星一组、古星二组、古昌组、古阳组。1938年古星沦陷前夕迁往恩施。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特务机构外,军统还有很多秘密员。比如说,警察局、城防司令部、警备司令部,都有军统的

那么,孙明华会不会是军统的呢?孙明华的档案上显示,他一直在警察局任职。从30年开始,刚开始搞侦缉,后来才专职报。1932年,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三科设立时,孙明华曾经有段时间与三科来往密切。

还有曾山,他为何总能第一时间知道新四军的消息?是因为早在“剿匪”时期,曾山就派过共产党的部队。那么,曾山是不是军统的?孙明华作为他的亲信,是不是也替军统服务?一直到现在,孙明华是不是依然如故。

李邦藩马上把曾山的档案也调了出来,曾山的档案比较简单。借调到政保局后就不说了,在此之前,曾山也一直在警察局任职,长达十二年之久。但是,在档案上,曾山与古星的特务机构,没有任何关系。

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曾山能派共产党内部,如果跟特务机构没关系,打死他也不相信。况且,曾山一直是警察局的特务处长。

“‘公’、‘公’。”李邦藩望着曾山的档案,喃喃的说着。

“局座,你的意思,曾山是‘公’?”朱慕云诧异的说,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朱慕云觉得,如果一定要给“公”找个替死鬼的话,孙明华是最合适的选。但他现在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朱慕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的,“公”参加军统才几年时间,还有邓湘涛发展的。可是,这些况,李邦藩并不知道啊。他只知道,“公”是潜伏在内部的军统高级报员。

“公”能潜伏这么久,靠的是什么?一定是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掩护身份。能让所有对他都不会产生怀疑,这样的,政保局适合条件的有多少?孙明华当然符合,可是,曾山似乎也有可能。

“谁都有可能。”李邦藩看了朱慕云一眼,或许,整个政保局除了自己之外,就只有朱慕云是值得信任的。包括曾山和武尚天,他们作为政保局的副局长,也可能有二心。甚至,他们一直就在为重庆服务。

“这太不可思议了。”朱慕云毫不掩饰他的惊讶,朱慕云从来没听说过,曾山可能是军统的。当然,曾山肯定不是“公”。

“谁能想得到呢。”李邦藩叹息着说,当然,这件事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否则,上海的特工总部不会认可,宪兵队的本清正雄,也不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这段时间,你多与孙明华走动。他不是对罗泽谦的事感兴趣么,那就让罗泽谦到报处。”李邦藩说,原本,他打算安排罗泽谦到绥靖公署,给罗泽谦找个闲职挂起来。

至于熊秉厚和汪永华,按照李邦藩的打算,也要调离政保局。军统过来的,可以用,但不能重用。留他们在古星,真的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冯梓缘或者杜华山,让他们去古昌或者古阳,是比较合适的。

可朱慕云提供的消息,再加上看了他们的档案后,李邦藩改变了主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