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解决问题(1/2)
虽然格鲁夫身上担负着从俄国收集报的任务,但是明面上他依然是慕尼黑汽车厂的技术
员,既然来了,那么一些事
总还是需要办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比如术现在,他就必须和俄国技术小组代表库图佐夫一起解决这个火炮拖曳的问题。
“卧槽!这么重的东西难道不是都用铁路吗?”当格鲁夫第一次看到俄国改的6寸重炮之后也是吓了一跳!因为这东西别说俄国
了,现在德国
都没有研究过如何在战场上进行大规模公路机动,一般而言这种火炮都是先从重载列车运到战场,然后在用窄轨列车运到阵地。而且你要是一次运几门的话,还可以集中大量的马匹和
员运送一下,但是你要是一下运输十几门的话。单纯用马车和
力简直是很难想象的啊!
俄国随后给格鲁夫展示了一下他们的工作成果,粗长的6寸l30炮管被抽出,然后放在专门的四
车上,而炮架部分则和前车一起,用另外16匹马拉动,在实验中,这些马车在公路上或者砂石路面上跑的还算可以,先不说多快,但是感觉走起来还是没啥问题的。
“你们这问题解决的不错啊,找我们嘛?”看着在32匹顿河马牵引下缓缓前进的炮车,格鲁夫有些纳闷的说道。
“然后,我们在远东战场上的路况比您所经历过的所有的恶劣的况都要严重,甚至于我们的3寸速
炮在某些地区要拆开用马匹托运!在远东的大部分地区,即使你把马匹加一倍也未必够用,这些沉重的火炮兼职就像一台犁一样,走过去后,留下一道道
的泥坑。”库图佐夫说道。
这不死拖着炮走的问题了,这就是走两步掉坑里,然后费尽气力再拉出来,然后再掉坑里,说白了就是通过太糟糕了。没办法,现在俄国
用的还是铁制
子,最多在外面加上一层橡胶。(在库图佐夫来到这里之前,俄国
刚刚放弃了他们的木质
子包铁,除了通过
茶几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东西太不结实了,3村炮可以将就一下,6寸炮还是算了吧。)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们需要先给这些火炮配属一个合适的子!”火炮和炮架问题先不用了,想要减少重量需要重新设计炮架,这是俄国
的事
,除非他们愿意把炮架生产任务
给
伐利亚
,否则克鲁格是不会管的。
铁质子通过
太次,重量太大,而且易于磨损。
伐利亚同样有大量的重炮需要运输,而这些火炮在改为车辆牵引之前就首先改进了炮车。使用了新式的橡胶
胎,合成橡胶工艺1战前就有,而通过渗碳增加
胎的耐磨
也不是什么难的技术。但是涉及到
胎制造的就绝对不是一个外胎然后里面弄个内胎就行了,这样造出来的是自行车
胎。
伐利亚给俄国
带来了两种
胎,一种充气
胎,另外一种
胎内部填充了海绵橡胶。前者可以用于重型载重车辆,而后者则可以用于一般的马车和炮车。根据慕尼黑
胎厂的计算结果,如果运作的好的话,单纯
胎一项的销售利润能达到炮弹利润的4成左右。
而这一次,伐利亚给俄国
带来的新式
胎则是仿制了后世的子午线
胎,也被称为钢丝
胎的。虽然在质量上完全没法和1946年法国米其林公司生产的产品相比,从结构上也是要给简化版,但是比现在的
胎还是要强出好几条街!碾压级别的。
“这种胎极大的扩大的接触地面的面积,而且在
胎内部还有一层加固用的代束层,并且内部还有钢丝加固,所以极大的增强了
胎的负载能力。虽然没有履带式好通过
好,但是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
子了。”库图佐夫上校随后这样评价从
伐利亚进
的
胎。
而这种胎的体积缩小,所以整个炮车的重量也被减少。而且使用两个
胎并联提高接触面积,这样一来极大的改善了炮车的通过
。而如果能配上一个大功率的拖车的话,那么在远东地区机动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至于牵引车,德国给俄国带来了新式的5吨级别半履带牵引车。车体长度42米,车高18米。车宽15米。这种使用了8缸65马力水冷式发动机的车辆自重在45吨左右。最大公路行程在240千米左右。可以装载越3吨左右物资。同时可以在后面牵引重量达到6吨的拖车或者炮车。拖半履带地盘的福,这辆车本身可以跨越15米左右的壕沟,或者穿过
度不超过半米的河流。
随后,俄国对这款在德国国内被称为sdkfz-1型半履带车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并且在多种地形进行了长距离的行驶后对这款车辆非常的满意,其优越的越野
能,和极高的速度(公路最大速度每小时50千米)以及皮实耐用。(实际上没多耐用,平均无故障行军距离开始也就是150千米。不过考虑到俄国,甚至整个世界都有如此优秀的车辆,所以俄国
表示对此是可以接受的!)俄国
认为在这种车辆的基础上加装武器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在随后的车辆购买问题上,俄国充分表现出了既想要好东西,同时又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