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被赶(1/2)
“开门了,开门了”
在朱平安听肥
大耳官员讲扇子中的道道的时候,严府的侧门开了,开始接受投帖拜见了,排队的
一阵兴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外省的官员,他昨天到的京城,没排上队,住在了附近的客栈,今儿早夜禁刚结束,就第一时间过来排队了。
明朝行政区也称省的,大明行政区域分为两京、13布政使司。两京指的是顺天府(即北直隶)和应天(即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有些
把直隶区也称为省,大明15省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
。
汗水和回报总是成正比。
正是因为这位外省官员在夜禁刚结束就赶来恭候,所以他今天排在了第一位。
严府的侧门打开了,走出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上好的管事式样服饰,一副饭吃包了
还没睡醒的样子,手里拿着根牙签剔着牙,一晃一晃的走了出来。
这
很有特点,过目不忘,走路四十五度望着天,不拿正眼看
,保证
见过之后就不会忘。
“鹤年先生?!”
“真的是鹤年先生啊!”
“没想到今天是鹤年先生亲自出面”
“鹤年先生真是没有一点架子啊,亲自出面为我等办理投拜事宜,真是三生有幸啊。”
看到此
出门,门外的
都轰动了,跟二十一世纪狂热的追星族一样,一个个激动的跟见了偶像似的,远远的就伸着手躬着身向他说些吹捧的话。
额
这货就是严府的大官家,那个“生财”有道的严年?
朱平安饶
兴致的看着这位眼睛长在
顶上的大管家,微微扯了扯嘴角。
真是宰相门前三品官,一个管家都敢称“先生”?!古代的“先生”可不像现代的“先生”这样男
都能叫。先生者,先于我生,先于我闻道也。在古代只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前辈才有资格称“先生”,这是对有一定身份、地位的
的尊称。
“久仰鹤年先生大名,无缘得见,今
一见,鹤年先生果然器宇不凡,能睹鹤年先生风采,实乃在下平生之幸啊。”
排在第一位的外省官员看到严年出门,立马一撩官服袖子露出手里的折扇,第一时间迎了上去,躬着腰跟见了长官一样,嘴里面说着恭维的话。
这话真油腻
朱平安在后面听着都有点起
皮疙瘩,从后面看这官员身着青色官服,官服朴子上绣的是白鹇图案,说明这官员是个五品官。一个五品官,在一个没有任何品级的管家面前,竟然讨好到谄媚的地步了。
严年一开始还有些
答不理的,不过当瞥见官员手里的扇子的时候,严年高冷的表
有了消融的迹象,扯了扯嘴应付了句“客气,客气”。
很快,在官员熟练而又隐蔽的将手里的数张银票塞到严年手里后,两
就跟老朋友见面一样,亲热多了。
官员顺利通过,由严府下
引着进了严府,恭候严阁老召见。
排在第二位的
,也是有备而来,带着扇子,备着厚礼,也是顺利通过。
第三
也是顺利通过。
基本上,来这的
都是有备而来,规矩啊道道啊什么的都门清,通过率很高。
没一会就
到了朱平安。
“见过鹤年先生。”朱平安上前,微微拱了拱手,然后递上了拜帖。
客气
但不恭卑。
跟前面那几位几乎跪舔的姿态,差别太多了。
嗯?
半眯着眼的严年闻言,动了一下眼皮,瞥了眼朱平安,上下扫了一眼……
没有扇子!
还这么没有礼数!
严年被前面几
融化了的表
,又冷了起来,要知道自打他当了这严府的大管家以来,除了老爷公子,还没有几个
见了他不恭恭敬敬的捧着呢。
哪来的
不会来事
这种没礼数的可不能惯着。
严年拉下了脸,没有吊朱平安,越过朱平安看到了朱平安后面的肥
大耳官员,看到了他手里的扇子。
于是,严年眯了眯眼睛对肥
大耳的官员说,“你先来吧,昨儿好像就瞅见你排队了。”
肥
大耳的官员喜出望外,沾沾自喜的看了朱平安一眼,然后一
将朱平安挤到了后面,恭着腰凑到了严年跟前,一张肥脸笑的跟朵花儿一样,“鹤年先生,见着您真是太荣幸了……”
这才是有礼数的嘛。
严年对胖子官员的识趣很满意。
胖子官员表
很丰富,说过第一句话后,肥脸就堆上了关心、心痛的表
,特真诚,“这些天,您真是太忙了,看您那那么辛苦,下官昨儿都不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