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裕王之忧(1/2)
裕王府陷
如此财政危机,依照裕王的
格,估计很快就会召集小内阁议事商讨了,朱平安进了办公房间后,没有像往常那样烧水煮茶,而是坐在书桌前一边温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边静等裕王宣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果然,朱平安才翻了两页书,就有内侍前来请朱平安去裕王书房议事。
裕王的书房名曰:渊堂,以鎏金楷体刻在门匾之上。
第一次看到裕王书房名称的时候,朱平安就联想到了“潜龙在渊,腾必九天”这一《易经》乾卦。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朱平安相信裕王给书房命名“渊堂”一定有此方面的含义。
裕王书房为三居室,比较少见的一前两后布局,前面最为宽敞,标准的书房布置,后面是裕王临时的居室,至于再往里那一间房是做什么的,朱平安就不知道了。
但是,朱平安有耳闻,最里一间也是寝室,不过颇为隐秘,听说间或会有侍奉裕王的宫
被裕王叫到其中整理床铺,常常一个时辰有余方才发丝缭
、步履蹒跚而出……
“高大
,早。”
走到书房前,碰到了从另一个方向走来的高拱,朱平安主动拱手见礼。
“子厚,早。”高拱微微笑着点了点
,“昨
我新得了一本米芾的行书字帖摹本,听说子厚颇喜书法,每
清晨练笔不辍,可与子厚把玩月余。”
“真的?那我就多谢高大
了。”朱平安眼睛一亮,拱手道谢不已。
简单寒暄过后,由高拱在前进
书房,朱平安紧随其后。
“臣高拱朱平安,见过裕王殿下。”进
书房后,高拱与朱平安同时向裕王拱手行礼。
“高师、子厚免礼,快请
座。”裕王见两
进来,快步向前虚扶一把,请两
免礼
座。
“谢殿下。”
朱平安与高拱两
应声道谢。
高拱直接
座,朱平安则是与早到的陈以勤和殷士儋打了一个招呼,方才
座。
小内阁到齐之后,裕王直接遣散了服侍的下
,严令不许任何
靠近书房。
“今
,孤请诸位大
前来,想必诸位大
也都知道其中原因了。”
遣散下
后,裕王一身疲惫不堪踱步到座椅前坐下,环视了众
一眼,沙哑声道。
裕王身子坐的很低,仿佛要陷
到椅子里似的,感觉像是不眠不休的走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走到终点,最后撑不住了,瘫在了半路一样。
高拱、陈以勤、殷士儋、朱平安皆是轻轻点了点
。
岁赐。
大家都懂。
裕王已经整整有三年没领到岁赐了,这在朝野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更不用说裕王府的诸位属官了。
“是的,孤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的,不瞒诸位讲,孤现在账面上只剩下不到一百铜板了。”裕王靠在椅子上,轻轻的拍着座椅把手,一脸焦虑和疲惫的坦承道。
好吧,堂堂一个王爷,身价只剩下不到一百个铜板,这是什么感受。
朱平安闻言,对裕王报以
的同
。
除此外,还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
的感觉。裕王三年没领到岁赐,自己呢,自己也被罚俸着呢,已经有两个月没领到俸禄了,而且这种零俸禄的
子还会持续十个月才能结束。而且,前不久查库有功,还被黑心嘉靖帝罚了160两银子,要不是李姝支援自己一把,自己连罚银都凑不齐……
当然,自从开了朱记快餐后,朱平安的
子已经好过多了。
朱记虽然店面不大,但是生意很火,虽达不到
进斗金的程度,但是每天刨除
工、食材等成本,还能有三、五两银子
账,一个月下来,比俸禄多多了。
“殿下勿忧,臣今
就去户部催他一催,屡屡不发殿下岁赐,是何道理。若是岁赐按时发放,殿下何患此忧。”殷士儋闻言起身,一脸气愤道。
裕王闻言摇了摇
,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殷士儋坐下,然后自嘲的笑道:“殷师不用去了,户部是不会拨款的。孤昨
已经连遣三
去户部催了,三次三个理由,或压或拖,皆是不予发放。呵呵……孤,堂堂天子的儿子,感觉就是个笑话,在户部就像一个乞丐似的,一次又一次的乞讨,一次又一次的被拒之门外……”
自己堂堂天子的儿子,属于自己岁赐,竟然被
克扣三年之久,一次次派
去户部领取,一次次被
像打发乞丐一样打发,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笑着笑着,想着想着,裕王心中备感无力与难受,眼角不由的湿润了
“常言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
自然直,裕王殿下且放宽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殿下且稍安勿躁。”
看到裕王如此,高拱、陈以勤急忙起身宽慰裕王,为裕王鼓舞打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