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七章 视察牢房(1/2)

靖南牢房就位于靖南县衙大堂西南仪门之外,其实古代基层的牢房基本都设在县衙仪门的西南方位,只有极个别的县衙将牢房设在仪门东南方位,不过也都属于县衙的“南”方位,也正因此,古代监狱有“南监”的俗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朱平安将签到册收好,带着刘牧、刘大刀两,一起去往靖南牢房。

为了更好的了解牢房及犯况,途中朱平安又叫上了刑房典吏张大年。

其实,叫上分管治安刑事的典史李达更合适,不过典史李达今又托请假了,没有应卯上班,朱平安只好叫上了刑房典吏张大年。

靖南县牢房是砖石结构,牢墙近五米高,有两层院墙,看上去有年了,墙上扎着铁蒺藜,建有岗楼,牢门也有两道,牢内狱卒巡逻,戒备森严。

“张典吏,监牢占地几何?内有牢房几何?”朱平安问刑房典吏张大年。

“回县尊,咱们靖南县监牢占地约六亩,分为内监、外监两个庭院,外监关押临时及短期犯,内监关押重刑犯。内外两监,共有牢房、狱吏房68间,其中男监牢35间,监牢20间,水牢3间,其余为狱吏房、刑房。”刑房典吏张大年回道。

朱平安点了点,迈步进外监。

监狱狱吏等闻讯纷纷赶来下跪行礼,朱平安摆了摆手,让他们起身。

监狱,第一个建筑是狱庙,里面供奉是管理监狱的狱,也就是监狱的保护。

靖南狱庙里供奉的狱有两尊,一尊为原始社会末期的皋陶,因为他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员,创造了监狱,所以后来就成了狱;第二尊为西汉初年的相国萧何,因为当初萧何曾任狱吏一类的职业,后来又帮助刘邦建立了汉初的法制--《九章律》,所以也被尊为狱。

监狱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在狱庙进行祭拜活动,祈求狱的庇佑。狱吏及主管领导上任,也都会来祭拜狱。朱平安乡随俗,进去也上了一炷香。

出了狱庙,朱平安先是去了外监。

一进外监,朱平安就感觉宛若进了菜市场似的,牢房里面犯太多了,简直是满为患,好像靖南监狱成了靖南县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似的。里面的牢房没有一个空着的,每一个牢房都塞满了犯,平均每个牢房都塞了不下十位犯,面积最小的牢房里面也塞了五位囚犯。

怎么回事?

靖南不是堆积了成山的案件吗?!怎么这牢房里面就关押了这么多犯了?!

朱平安被里面众多的犯给怔住了。

“大,冤枉,冤枉啊。”

“我没犯罪,放我出去。”

“求求官爷了,放我出去吧,我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没有我,家里可怎么活啊。眼看就到稻子收割的时候,她们孤儿寡母怎么收割啊。”

“狗官,放我出去又是旱又是涝,地里颗粒无收,俺们都把”

监狱里的犯看到有进来,尤其是看到朱平安一身官服,一个个群激愤,纷纷抓着栅栏或是喊冤,或是求,或是单纯的发泄辱骂。

“都给我老实点!又想挨鞭子了?!”

狱卒提着鞭子上前,向闹腾最欢的几个牢房甩了几鞭子,震慑众囚犯,令其安静。

“怎么牢房关了这么多?都是犯了何罪?”朱平安扭问典吏张大年以及随行的狱吏。

“回县尊。这些犯大都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抗缴赋税,大约有近百。”

刑房典吏张大年回道。

古代的财政收,钱粮赋税占的比重很大,所以对赋税这一块管理和惩罚是比较严格的,对于拒绝缴纳赋税、抗缴赋税的,县衙确实可以将其拘捕,以儆效尤。

朱平安闻言点了点,然后上前两步,走近数最多、刚才闹的最厉害的牢房。

数位狱吏想要在朱平安面前表现,如临大敌一样小心的护着朱平安。

朱平安摆了摆手,只身上前。

“你们是因何被关大牢的?”朱平安态度温和的问道。

“没赋税。”牢房里犯声音不一的回道,态度或是小心翼翼或是怨气甚重。

“可是俺们不是故意不的,去年先是旱灾又是水灾,又闹了海贼,稻子全毁了,俺们把家里的陈粮都缴了,可还是不够,俺实在是没办法了。”

“就是啊,天灾祸都来了,田里颗粒无收,饭都不够吃,怎么缴纳赋税啊?”

“俺们村没有遭遇海贼倭寇,可是因为俺们村在河的下游,涝灾把俺们村子全都淹了,不管是旱田还是水田,地里的庄稼全都给泡烂了,一粒粮食都没收。”

“哼,官字两个,上下都是旱灾水灾多严重,都没了多少,也不见你们当官的来赈灾,收起赋税来一个个倒是积极的很,也不管百姓死活,不上赋税就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