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测(1/2)
麻贵很认同梅国桢的疑惑。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末将觉得也是,这应该不至于,但是这话就是不对劲,末将一个多月翻来覆去的就是想不出一个结果,再派去打探消息,就发现什么也打探不出来了。
而且抚台,今天您是否注意到,您说到蒙古可能南下寇边的时候,那几个
可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照理说蒙古南下寇边,要是咱们守不住,边关被
,这些
如何能独善其身?难道说他们都疯了,宁可看着咱们丢了边关城池也不愿意把粮食拿出来?贪财到了不要命的地步?”
“你说的很有道理!”梅国桢对麻贵的话似乎有些感触:“虽然说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真的遇到生命危险,要钱还是要命那是很好决断的,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是被气坏了,没注意到……”
说着,梅国桢看向了麻贵:“麻总兵,你觉得,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就是……那些富商大贾已经和关外的蒙古达成协议,蒙古
就算攻
关卡,也绝对不会对他们出手,而是会保护他们的财产!”
麻贵吓了一跳。
“这……这可是卖国欺君之大罪啊!这要是被捅出去了,抚台,陛下能饶过他们?他们不会如此吧?”
“哼!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麻总兵,你就没有疑惑过吗?这几年和咱们战过的一些蒙古
,基本上都在使用铁质弓弩,只有极少数,只有两年前的十月,咱们打的那一仗,那批蒙古
则在用骨制箭
。
照理来说,大明对蒙古封锁铁器,除了打仗缴获和土默特的贸易之外,蒙古生活在荒原之上,荒原上哪里来的那么多铁器?出售铁锅所用材质即使融化也无法制作兵器,他们应该都在用骨质箭
才是。
有些部落,他们一战动辄出动数万铁骑,手持钢刀,用铁制弓矢,可与此同时,还有部落依然在用骨质箭
,这说明什么?说明蒙古
自身所产铁器绝对是远远不足军事所需,可这些年来咱们对付的蒙古骑兵又有多少只用骨质箭
?”
麻贵听梅国桢这样一说,顿时愣住。
细细一想,还真是如此,现在不是蒙古的全盛时代了,铁木真和忽必烈那是把大半个亚洲、除了汉地之外的全部地方都拿下来了。
那些地方也有文明,也有工匠,所以才有蒙古的兵器甚至是回回炮,那个时候的蒙古
在科技上和大宋持平,在经济和军事上对宋成碾压状态。
那个时候的蒙元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政权体制,否则宋也不会在失去防线之后就兵败如山倒,练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多少,南明还苟延残喘了二十年呢!
但是现在这些蒙古部落的子一点儿也不好过,早就不是几百年前他们的全盛状态了,失去汉地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的他们,分裂成这样子的他们,哪里来的可以装备十万铁骑的铁器马掌弓矢甚至是火器?
掳掠汉工匠?有那么多吗?
或许有一些是从其他国家和会冶铁的部落购买来的,但是那么多全都是?靠近大明边境的也全都是?不远万里去其他国家买来兵器再运来攻打大明?
“抚台的意思是说,他们手上的铁器和马掌甚至是一些火器,都是咱们大明的商卖过去的?他们居然猖獗至此?”
梅国桢点了点。
“若不是看到如此弊端,商鞅何故要抑商?商鞅难道看不出来农为国之根本,商则是国之血脉筋络?历朝历代名臣大贤都是傻子?为了钱,没有什么事是商
不出来的,道德?忠诚?国家大义?值几个钱?”
麻贵想到走私兵器的问题了,但是绝对不会去想走私兵器的规模问题,他觉得也就是小打小闹,否则朝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
可是梅国桢的一席话打碎了他的幻想,他忽然产生了一种要带着自己的兵马把这些全部抄家灭族的冲动。
好在他及时的克制住了自己。
“抚台,如果他们真的达成了协议,也就是说,土默特已经决定要南下寇边了?那三娘子她……”
“我们现在立刻派出关去找三娘子,让她立刻将顺义王囚禁,整个部落实施戒严,严查图谋对大明边关下手的
,麻总兵,你立刻去整顿兵马,随时备战,本抚马上修书给蓟镇和太原,让他们出兵协助,但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麻贵立刻抱拳道:“诺!末将马上去办!”
说完,麻贵立刻其上马匹就离开了,梅国桢握紧了自己的拳,转身向府内走去,他有一些很可怕的猜测,有一些不得了的猜想,他不知道时间还够不够,但是至少,要把这些东西送出去,那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此时此刻,关外归化城内,三娘子正带着自己的亲兵亲自给饥寒迫的族
们放粥。
严寒来的太过于凶猛,让们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粮食绝收,牛羊冻死,他们来不及储备过冬粮食,就已经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