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来信(2/2)

弱和是否会做八文的关系并不大。

萧如薰按照在缅甸对付那些穷酸秀才的方式对待这些投效的,先把吃过社会苦被社会教育过的读书挑出来放在自己身边听用,这些体会过冷暖,本身也有一技之长,可以直接使用。

而那些只是比较穷但是还没有吃过社会苦的书呆子被安排去学习统计和后勤方面需要学习的东西,带他们学习的是那些老兵。

被一群老兵做上级,这些书呆子当然不满,好生闹腾了一阵子,几个顽固不化的被萧如薰赶走了,几个愿意接受再教育的被竖了典型,涨工钱加待遇,这一对比,中间的动摇派们立刻就老实了。

对这群文,萧如薰不指望他们能多忠诚,但是有可以重用,有不可以,这里面也是要区分开的,受到越残酷的对待,受的苦越多,就越是能通过钱财和待遇来收买,使他死心塌地加北伐的队伍,比如谢禾。

而那些维持在温饱的状态之下没怎么吃过苦,就不是那么好收买的,这些就和陈龙正一样,脑袋里还有这一点比较朴素的漫主义思想,满脑子的仁义礼智信。

这种不能重用,不能放在决策层,但是有点好处,这些脑筋死,不懂得变通,是管账管仓库的好手。

越是北伐,越是打胜仗,萧如薰就越是不缺手,局势不断地向他这边倾斜。

他也清楚,只要自己成功拿下武昌,大局就定了。

这不是世,这不是大争之世,没那么多军阀枭雄渴望割据,大明朝压制武将,也将割据的可能最大程度的打压住了,造就了萧如薰的便捷。

一路平推,几乎没有阻碍。

这些玩政治玩权术的祖宗们,在兵猛将坚船利炮的面前,居然是如此的脆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