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逼出来的(1/2)

宁远问道:“这次《脱秀大会》比赛中,你的创作状态有一个怎样的变化?”

“这一季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在节目里完全用自己这种方式呈现,我也在摸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我会发现前两期作品我戳中大家的共鸣,很多说很喜欢前两期的作品,可以百看不厌,但后两期可能现场效果很炸,但只想看一遍,是个快消品。”

“我知道是这个结果,但我要这么做。因为前两期,你只知道有个唱了一个东西好像戳中了我,但只有唱了《逃避之歌》,才会发现是王勉唱的,才会回顾他之前的作品。所以作品也是有区别的。”

“虽然前两期网上传的更广,很多知道,但他们不太想了解我这个,因为只是一个客观地在说一些社会现象。”

“我觉得不能这么做,要让大家认识到我,所以我写了《逃避之歌》,大家就知道是王勉唱的,前两首也是他唱的。”

“所以有的观众会喜欢前两个不太喜欢第三个,我心里很清楚,就是想让第三个让你们认识我。大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这个没有戳中我,为什么文本单薄,但我是选择了一个我认为可以让你们更好去了解我的一个呈现方式。”

宁远点点,这应该就是脱秀的天赋吧。

“我有个疑问,今年的比赛中,大家似乎都在进行观点的输出,是现在都比较接受这种方式吗?”

“可以这么说吧,今年大家特别在乎这件事,去年没有。我认为想做这个行业,就是要尊重自己,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其次是觉得好笑跟表达观点完全不冲突,从来不觉得进行自我表达时观众可以接受你不好笑,这是错误的。”

“最好能做到的是个是怎样的,是有表达的,在剪发这期播出前,我设计的时候会认为大家非常清楚在说什么,是有一些个别观众说他是不是有点苦涩,但绝大部分观众会忽略这一点,我也完全接受,没办法让所有理解你。”

“当然现在想说的话更多,这是急不来的。其实去年只能拿出你们看到的段子,基本没什么表达。所有的不理解和不喜欢都是应该的,没有办法让所有喜欢你。”

“接下来可能我会说所谓的价值观更多一些,或者观点角度更多一些,那是因为我成长,生厚度在增加,绝不是我想结观众。”

“你是如何上音乐脱秀的?”

“其实也没有上,是在第一季那时在组里呆一个月,统一住在如家,有一天住着就把我住生气,就编一首歌骂一下导演组,发到所有在的大群。”

“那时还不是特别了解喜剧和单,没怎么上过台,只是突然被选中的大学生。然后rock看到就加我微信私聊我,说你知道国外有个音乐喜剧吗?”

“我是通过他的介绍才看,他说咱俩哪期可以合作一下。”

“第二季开始前才想到这个东西是我擅长的,而且我觉得应该做原创,改编不是长久之计,然后再一点点看国外的开始学习,因为国内没有。”

“因为没啥可学的,没教,最多看看国外的视频,看他们怎么做的。但我又效仿不来,因为方式都不一样,有用钢琴,有用电子,完全不一样。”

“只能学习他们如何用音乐跟他们的内容融合起来,比如旋律是怎么跟绪相匹配的。具体能学到啥?真学不着,只能是自己去想目前这个阶段适合我们国内观众的内容。”

“国外那些音乐专场,会发现他们可能甚至都不太好笑,会完全输出价值观,甚至整首歌就是要表达一个点,可能就一个梗。”

“但在国一档定义搞笑的综艺比赛上,必须要考虑现场的效果。我想要赢就得这样,受到的争议也接受,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嘛。”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感觉你平时绪都还挺不错,乐天的感觉,不是那种用悲剧内核来做喜剧的?”

“平时绪起伏不会很大,我是消解绪能力特别强的,比如说我这个演出还可以,或者我夺冠了,我可能就还行,过会儿就行。如果我生活中出现不开心的事,或者很生气的负面绪,也消解的很快。”

“所以你看我表演没有太强的表达的欲望,会感觉很多演员需要单这个舞台去消解自我心中的负面绪。但我更像帮你们消解绪的,大家叫我间摄像。”

“就是会抓住生活中的小绪,扩散到所有我身边的朋友们,想到你们怎么想。这也是我现阶段的作品,未来也不一定。”

“如果从落笔到完成,一般就两三天,但在落笔之前,我会想到底聊什么方向,方向能不能不断推演,这个过程可能要五天。”

“在家里坐着什么都不做,然后推翻五个、十个。从工作到现在最痛苦的就是那几天。一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