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墨家巨子(2/2)

地上画出来了四车的转向装置图。

解决转向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在前安装一个差速器,可那是九百年以后才发明出来的玩意。

不过,这难不倒韩擎。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有四车的转向方法了,不过,这个方法不在东方,而在西方,即欧洲。

造成这个况的原因有很多:

像欧洲平原居多,适合四马车行使,而东方的地形非常复杂,崎岖的山地、颠簸的丘陵占据了很大的面积,真正的平原其实并不多,并不适合四马车行使。

像中原的马少,马车只能是少数才能使用得起的奢侈品,没有大力发展。

等等……

总而言之,这个时代的西方已经有四车的转向方法了。

其实——

西方古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他们的四车前两个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转)连接,实际上是两个两车的组合。

虽然韩擎画画的本事不怎么样,但意思还是能表达出来的。

见韩擎如此巧妙的就解决了中国一千多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墨榷由衷的说:“大王真是天纵奇才,连如此巧妙的办法都能想到,小佩服得五体投地。”

韩擎也不接墨榷奉承的话,而是言简意赅道:“该你了,让我看看,你们墨家到底有何本事。”

见韩擎直接就挑明了他们墨家的身份,墨榷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他如果能证明墨家的价值,墨家兴许能在他这代重现辉煌。

墨榷吸了气,然后说:“大王刚刚所说的那些,小都有办法加强。”

说罢,墨榷就蹲下,然后一边用小棍写写画画、一边给韩擎说他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韩擎听了一会,便确认了墨家的确有些门道,他们的很多思想甚至跟后世的很接近。

韩擎不顾身份,也蹲了下来,与墨榷讨论起来如何改装战车。

这时,墨榷才知道,韩擎真是“天纵奇才”,很多他穷其一生也想不通的问题,韩擎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而墨榷也向韩擎展示出来了中国几千年来发展总结出来的能工巧匠之术。

越谈越投机。

最后,韩擎脆把墨榷和墨家的杰出弟子带回龙德宫促膝长谈……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