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亮剑(1/2)
李鱼要走水路,先行赶往洛阳。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皇帝要讨伐齐王,兵不需要全部从京城地区调拨,粮秣辎重当然也不需要,由沿途官府调济,户部在账上勾兑一下就成了,这样最是经济实惠。
不过还是有一些物资,是需要从京畿地区调运的,比如床弩和投石机这种远程重型武器,这是地方府卫并不具备的利器。
运到灞上码
的床弩和投石机各八具,皇帝派兵讨逆,这两种重型武器也不过调拨了各八具,可见杨千叶异想天开地想通过太子调十几架床弩到黄河边上
皇帝是如何的不靠谱。也难怪太子被侯君集
了个狗血
。
不过,这倒不是杨千叶愚蠢,实在是对这些事务全然不知罢了。墨大总管当年可没管过军中事,也教不了杨千叶什么,杨千叶只看兵书,上边对这种细务的调动流程、监管程序也是毫未提及,纸上谈兵,难免就会闹出常识
的笑话。
“这码
不小嘛!”
到了灞上,李鱼看到那个大码
,舒了
气,吩咐军士:“陛下征讨叛逆,是为了天下的安定。这码
既这般大,我们的军船占据上半段码
就足够使用了,中间设卡,下半部码
予民船使用吧,免得扰民。”
那小校听了,迟疑道:“李总管,我们的军船的确用不了整个码
,可……平叛事大,万一有所……”
李鱼一笑,道:“放心!齐王,成不了事。我们若是如临大敌的,百姓们看在眼中,难免
心惶惶。该谨慎小心处,我们要用心,但若
木皆兵,那就是吓自己了。”
小校这才拱手道:“是!”
说罢,那小校就匆匆走开,赶去通知那些慢吞吞地正要从码
移开的民船。
李鱼负手站在河边,眺望河水滚滚而去的方向,色恬淡,颇有大将风度。
他不担心,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在他的记忆中,压根儿就没有齐王这么个
的一点印象,所以他敢断定,这个
的谋反,应该在历史上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很快就能平息。
那个齐王啊,大抵还不如明朝正德年间的宁王,宁王之反,已然是一个丑角的把戏,这齐王……应该是连龙套都不如啊!
大齐皇帝陛下李祐,此时正与众亲信饮宴。
陛下很亲民,连皇后娘娘都出场了。
其下就是拓西拓东拓南拓北四大王,以及这四位大王的王妃娘娘。
再接下来,就是他的军师,纥
承基。
李祐陛下……是关起门来做皇帝!
他宣布,他造反了!
然后,他就把城门一关,带着他的文武百官、满城子民,过家家似的开始了大齐天下的生活。
至于说讨伐大唐天子,他正征兵征粮呢,他打算
冬时再出发,万物萧杀时节,大雪纷飞之下,何等的气派?
这位陛下压根儿没想过寒冬时节,就连黄河都会冰封,到时候他的船如何西上。他没想过,他手下的四大王也没想过。
不是每一个矢志复仇的
就一定极有城府,更兼满腹经纶的。
弘智在父亲被杀时还是个少年,一个负剑挟弓、轻骑快马的长安少年,其祖乃隋朝名将
寿生,其父乃隋朝宰臣
世师,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历练,他也未必不能成长为一代名臣。
但是……,没机会了。
他先是国
家亡,紧接着就成了皇亲国戚。虽然李唐皇朝很自信地毫不避讳地与前隋旧臣
家结亲,但也不可能毫不防备,至少在兵权上,对他们限制多多,尤其是这等与皇室结了姻亲的
家。
所以,
弘智的成长也就到此为止了。现在的他,骨子里依旧是那个负剑挟弓,纵马长安的少年。而李祐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其
见识本领可想而知。
如燕弘信、昝君谟、梁猛彪等
,能得到齐王李祐的信重与赏识,大抵
脾气、学问见识都是相仿的,否则怎能谈得来?
于是,杯筹
错间,几
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齐王李祐道:“朕登基已有些时
,父亲那里想必已经得到消息。父亲兵多将广,想必不会坐等我打去,或许很快就有讨逆兵马到了。”
燕弘信已经喝多了,他红着脸、直着眼、大着舌
,豪气万千地道:“陛下不用担心,兄……兄弟我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持刀……就……就能为大王退敌了。”
一会陛下、一会大王,自称兄弟,也不知这齐国君臣究竟是怎么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