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引进”德国专家(2/3)

埋没于茫茫的西伯利亚荒原中,简直是殄天物,因此当柏毅听到亚克托耶夫那句:“你们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营”,整个便如同被电流击中一般,电光火时间便打原有桎梏:

找什么东德,苏联才是德国高端才的大宝藏,一座座满为患的西伯利亚劳改营,可以说囊括了半个德国的先进才,如果能利用一个有利契机,派遣员前去学习,甚至弄回来一批成熟的技术专家,那对白云厂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受用无穷的。

而这个契机不是别的,正是如今正在进行的无坐力火炮的研制工作,利用这个项目着急可以培养的才,再利用这个项目进行初步的筛选,进而用这个项目抚育出一些令苏联都感兴趣的“新花样”,从而令苏联再刮目相看的同时,不得不携手合作,如此柏毅便可利用这个子,完成才的储备计划。

正因为如此,柏毅对所谓的新式无坐力火炮的能弄得可谓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什么遵循成熟的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什么仿制美国的m18式57mm无坐力火炮更靠谱,统统都不要,直接另起炉灶上马新产品。

至于基础指标更是吊炸天,说是独步全球也不为过,冯冲等这些被招来的骨们哪里知道这其中层次的原因,带着十足的热听完一连串黑到家的黑科技之后,那子慢慢的热便登时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有越来越的怀疑。

也就是柏毅这个前世穿越而来的军事装备学研究生,仗着未来70多年的丰富经验,面对冯冲等的疑问和怀疑能够从容不迫的分解一二,若是换做其他,哪怕是某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没办法招架这些骨越发刁钻刻薄的问题。

就拿今天来说,算上冯冲的质问,柏毅已经回答不下十个问题,饶是他对答如流,也觉得脑袋都快空了,因此趁着冯冲无话可说,柏毅直接将话引向激战正酣的朝鲜前线上,还别说,将志愿军战士一亮出来,一屋子的骨们便激昂澎湃起来,各个冒着劲儿要让前线的志愿军少受伤亡。

柏毅眼见于此,便见好就收,直接宣布结束今天的技术讨论,于是一屋骨带着高亢的热,呼啦一下从屋子里涌了出去,奔向各自的宿舍,开始挑灯夜战,从而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暗暗许下的誓言!

“真累死我了!”

看着骨们已然消失在眼前,柏毅再也支持不住,一坐在旁边的马扎上,旋即拿起一旁的水杯咕咚咕咚将大半杯水一脑的喝了进去,这才稍稍缓过劲儿来,而这时留下来的陈耀阳却冲着柏毅很是同的叹了气:“你呀,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他们这些骨一个个可都是,你刚才的借势推脱,可是瞒不过的!”

“也没指望瞒过他们,不过你说得对,他们都是,对就得来点货,否则还真压不住!”

“怎么?要露一手?”陈耀阳意味长的笑着问道,柏毅点了点:“没错,是该露一手了……”

就在柏毅和陈耀阳商量着露一手震震场子时,对于新式无坐力火炮的质疑也在骨中间愈发的热络起来,正如陈耀阳所说,柏毅根本瞒不了这些,尽管他们对志愿军的况很是关切,为此不惜暗自发下誓言要改变现在不利局面。

可柏毅最后那明显结束的态度,还是看在众眼里,特别是还有一肚子问题的冯冲,对柏毅这般就结束讨论会很是不痛快,因此当他走出屋子后,便沉着脸冲着同宿舍的张毅不满的说道:“就这么结束了,简直让难以理解,若是没这个本事,就不要牵,牵了还推三阻四,我又不能吃嘛要躲?”

“柏毅也不算躲了,今天已经答了那么多问题,唇枪舌剑的,你还别说,着实有不少咱们往里不曾接触的知识!”

自学成才的张毅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对技术如饥似渴的程度,让他只专注于听讲和认真记录,与冯冲这种科班出身,动脑筋的相比,显得木讷很多

冯冲说这番话时,柏毅正端着水杯喝水,听罢之后,差点没一出来,好在柏毅定力足,硬忍下来,不过那怪异的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冯冲见此,不由得皱了皱眉,有些不满的看着柏毅:“柏毅同志,怎么,难道我说错了吗?”

“你说得是没错,可你想想,当时国民政府使用的迫击炮径是多少?”

“120mm”

柏毅继续问道。“战斗质量是多少?”

冯冲回答的毫不迟疑:“232公斤。”

作需要多少?”柏毅再次发问。

“十五。”冯冲一如既往的脆。

“232公斤的重量,18的编制,抛开对应的炮弹基数不算,但就这个编制就已经超出一个步兵分队的承受力!”

柏毅说着便在黑板上刷刷的写上“步兵分队”几个大字,随后用笔使劲的在这几个字的旁边点了几下:“我刚才说了好半天,咱们所研制的无坐力火炮主要用于的是什么?步兵分队的火力支援,对于一个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