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枪族(上)(1/2)
听到“枪族”这两个字,场间众
不禁有些愕然,蒙古族、壮族、满族大家伙都听说过,可这枪族又是个什么东西?
“枪族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枪械系列化、标准化的统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就在众
疑惑不解之际,柏毅已经从座位上重新站起身子,来到黑板前,拿起
笔在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枪族”两个字,旋即又在枪族四周画了三道辐
线,边写边解释道:“现如今我军步兵装备的枪械无外乎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三种基本枪械。
而我所说的枪族便是以一种基本枪械为基准原型,通过细微少量的配件变化,衍生出步枪、班用机枪和通用机枪,从而令我军枪械完成一个质的飞跃。”
场间的技术骨
们细细品味着柏毅的话,特别是由现在的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的班组枪械组合,升格为步枪、班用机枪和通用机枪的组合让很多
有些不理解,至于原因也很简单,班用机枪和通用机枪的概念实在是太新颖,至少在目前的中国,这两种枪械概念还没有广泛的铺开。
哪怕是号称国内枪械泰斗的白云厂,对这两款枪械的了解程度也仅限于几位自身的老技术员,远没到
皆知的程度,是以当柏毅将这两个概念抛出来的之后,场间众
的困惑也就可想而知。
于是很快便有
举手提问:“柏科长,冲锋枪和轻机枪是过去十几年来得到战场检验的组合,实战威力足以满足现阶段部队需求,正因为如此,利用其他枪械进行替换,真的就能完成质的飞跃?说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更何况,班用机枪和通用机枪究竟是什么我们也不太明白,所以我觉得与其另起炉灶,还不如专心将现有的50式改好才是硬道理!”
这位技术骨
的话,让很多
都微微点了点
,就连曾经参与过50式研制的王德化也颔首表示赞同。
其实在开这次会之前,柏毅是跟他们几个主管技术的老
通了气的,对50式自动步枪存在的弊病大家都没得说,都觉得这应该是目前白云厂攻关的重点方向。
然而这个方向该怎么走,如何走,几个
却存在不小的分歧,柏毅和陈耀阳主张在50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进行设计,打造出一款
能更全面的新式枪械。
而以王德化等几个老技术员却觉得更应该专注50式本身,这不仅仅是他们舍不得这款凝聚众
无数心血的枪械,更重要的是50式在设计方面还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只要能将里面的潜能挖掘出来,50式未必不是一款永垂史册的经典好枪。
只不过当时他们只是碰了下
,以统一思想为主,并没有
讨论技术方向的问题,却没想到这一次以思想纠正为主的会,竟然七拐八绕的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来,这让王德化等
即忐忑又好,因为技术骨
的问题也是他们心里想问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么一场汇集了全厂技术骨
的会上,柏毅又该如何作答?
要知道这可不是刚才的纠风,柏毅铁血军
的气质稍稍展露就能震慑四方,而是彻彻底底的回归到了技术,如果拿不出令
信服的答案,哪怕柏毅的气质牛到天上去,场间的技术骨
们也不会买账,毕竟在技术面前无关脾气与气质,只求事实与真理。
柏毅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收起了刚才纠风时霸气侧漏的气势,抿了一
茶水润了润喉咙,看了一眼刚才提问的技术骨
:“你是铸造车间的王小东吧?”
“是,我就是王小东!”
听到柏毅喊出他的名字,王小东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柏毅这个主管整个白云厂技术的领导竟然能记得他这个小小铸造工的名字;至于紧张也可以理解,因为柏毅刚才在纠风中的气势,让王小东很是担心这位顶
上司的顶
上司真把自己给“记住喽”!
然而就在王小东有些后悔自己出
问这个问题时,柏毅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怦怦
跳的心瞬间跌
谷底:“也难怪你会问这个问题,50式的机匣现在全部运用铸造工艺来完成,可以说你们铸造车间之所以能单独划分出来,50式功不可没。”
柏毅说的没错,在50式自动步枪研制成功以前,白云厂根本就没有铸造车间,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铸造班组,之所以单独划分出来并成立规模更大的车间,完全得益于50式自动步枪机匣的铸造工艺。
由于50式采用偏移式枪机,导致机匣必须由很强的结构强度,在材料并不理想的
况下,高效的冲压工艺并不能满足50式的需求,而结构更好的
锻工艺别说是当时的白云厂,即便是换装了德系设备和部分苏联设备的当下,也没办法做到。
更何况
锻工艺不但耗时耗力,成本是异常的高昂,因此柏毅在权衡一番利弊得失后,将50式的机匣加工工艺改为铸造,从而解决了结构问题,可也正因为如此,原有的铸造班组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因此,当时的厂党委决定在原有的铸造班组的基础上,成立单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