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老头(1/2)

活了几十年,难得一回,林存民被自己素来传统而且少有意见的老伴怼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老躺着,在一片漆黑中看着天花板,许久没睡着。

怎么就不理解我呢?他郁闷地想着。

江澈是注定没法被“理解”的一个,所以世事看太透的林存民会纠结。

然而心思朴素的老太太不会,林妈妈和林俞静现在当然也不会,娘俩这一晚上一直聊到很晚,互相说了许多话。

林俞静给妈妈讲茶寮山上故事真实而细节的版本,讲那场泥石流后的闪现进场。

她念了他在盛海写的怪的诗,还自揭了他们在城说的谎。

林妈妈笑都笑累了,说:“天呐,怎么会有这样的?太有意思了。难怪我的静儿会被他骗走……呃,那你又是怎么骗的他呢?我的儿好像也不会啊。”

这有很难理解吗?妈妈好像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林俞静有点难过。

“他好像刚开始也不想喜欢我的,大概还想讨厌我,想我也讨厌他……只是后来,他好像没办法。”林俞静想了想,自言自语说:“是的,他好像就是没办法。”

“这就厉害了。”林妈妈说一个男喜欢一个,没有比这更厉害的。

隔天早晨,因为失眠有些疲惫的林存民正站在院子里伸展身体。

“爷爷,早锻炼呢?”

听着这声音从身后传来,莫名就觉得一阵喜悦,林存民扭和蔼地笑着,应说:“诶,静静今天起这么早啊?”

“嗯,爷爷你能帮我看作文吗?”

林俞静手指间捏的两张大稿纸因为晃动而咔哒哒响着。

帮忙看作文吗?

记得那是孙初中时候的事了吧。林存民回仔细打量了一下,说:“怎么大学了还要写假期作文吗?”

“练练笔。”林俞静用以前爷爷常说的词儿回答。

“那爷爷现在怕是也指导不了了啊。”

“不会的,不会的,爷爷说好不好,最重要了。”林俞静把纸页放下了,拿爷爷搁桌上的外套压住,转回屋里吃早饭,到门说:

“爷爷你别忘了看啊,还有,看完你给评个分。”

林老暖心笑了笑,踱几步回坐下,拾起纸张的同时从胸兜里掏出来用了十多年的钢笔,仔细看起来。

就像孙还小的时候。

的一手硬笔书法,是林存民亲手教的,如今像是又有长进,林存民乍看一眼挺满意,至于内容,其实也不错……很不错。

如果这篇长作文里没有一个孩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概可以拆出来三篇高考高分作文。

作文:《我所知道的江老师》。

“唉……还有这样的哦?!”

作文里境饱满地记录了一位江老师在南关茶寮的事迹,热地邀请广大民群众去实地看一看。

作者在文中高度评价了小江同志的思想觉悟,品能力。甚至连这是一个“能为四化事业添砖加瓦的好同志”这样的句子,她都写了。

多么熟悉的表述啊,这是偷看了多少她爸妈当年的信件来往?

不会还有我的吧?

当年老伴没上过学,没基础,本身观念里也认为子不需读书,为了哄她,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林存民也是写过好些“正式”的求信的。

想到这,林老有点儿哭笑不得。

“爷爷,(它)他能及格吗?”

林俞静捧着面碗,夹着筷子站在门问。

想要个及格吗?

作文好判,生难判,林存民甩了甩手上的钢笔,说:“没红墨水了,爷爷一会儿出去买瓶墨水先。”

…………

90年代初往外走的还少,逢年团聚不难,总是早早地就开始热闹,早早地把年味铺陈出来。

年前最忙碌的通常是,男们会闲下来,得空四处走动。

林存民躲出门后没走远,就坐在巷子的棋摊那儿。

附近街坊都是几十年的老相识了,就算是几十年来时不时互相借个酱油醋,积下来也是厚的感,骑车路过的后辈一脚支地停了车,问:

“林叔,咱家过年想买台洗衣机给我老娘,听说过你这儿能省不少,叔帮忙说一声?”

话里用的是咱家,习惯了,都这么说,也没太当外

这是第几个了?

林存民感觉自己几十年风云不动的心境这两天波动得厉害,提醒了下自己,稳住了笑着说:“你别听他们几个胡说,没那事,没那事,孩子还小呢。”

周遭一片哄笑。

“这是富贵了,懒得被穷街坊牵绊了啊,老林。”

有老伙计故意挤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