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狂潮又起(1/2)
咚咚……咚咚咚……
不等诺曼军队靠近阵地,布置在防线各处火力点的速炮不甘示弱地嘶吼起来,炮弹所及之处,无不血
横飞、泥沙四溅。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斯顿学生团的防区,四个残缺不全的战斗营只剩下7门5pr(25mm)
径速
炮可用。它们名为速
炮,按照地球文明的标准,它们明显属于机关炮的范畴——这些手摇式转管武器由五根枪管组成,使用30发弹匣供弹,其理论
速为300发每分钟,标尺
程10000尺,战斗
速在200发每分钟左右,有效
程6000尺,也即1800米左右。尽管作用原理非常原始,作战效能无法跟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武器相提并论,但在电气化时代到来前,这些连发武器无疑是步兵作战最常见、最可靠的高杀伤力装备。这一周以来,驻守国境防线的联邦军队顽强抵挡住了诺曼军队一波一波的攻击,诺曼
相当一部分伤亡都是拜这些速
炮所“赐”。不过,随着战斗消耗的增加,守军手里尚能使用的速
炮已经减少了一半,而且弹药严重短缺,实战效用受到很大的削弱。
“敌军距离2000尺……所有……准备
击……”
哈特-雷索斯的声音是如此嘹亮,在这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依然覆盖了相当大的防区。魏斯从堑壕中探出,看到诺曼战团的前锋线已经推进到了距离壕沟三四百米的地方。在速
炮的持续打击下,许多诺曼士兵已经倒在了进攻途中,以至于进攻队形前疏后密。若是守军手里有更多的速
炮,或是在阵地前沿部署一定数量的机枪,这样的散兵进攻根本就是送死!
见诺曼士兵进己方步枪的有效
程,相邻阵地的友军部队急不可耐地开火了。这密集的步枪声一响,排
的诺曼兵顿时倒下了一大片。后面的士兵奋不顾身地继续往前冲,上来一排又倒下一排,锋线每向前推进十尺,至少要付出上百
的代价。照此趋势,诺曼
投
进攻的部队又将在守军阵地前流尽鲜血!
以骁勇著称的诺曼士兵,无视死亡的骇气息,毅然踏着同伴们的尸体向前推进。要突
守军阵地,他们首先要穿过守军布设的雷场,越过阵地前方的壕沟和铁丝网带,然后将一线堑壕里的守军官兵歼灭或是逐退。经过这些天的大量炮击和反复进攻,阵地外围的雷场已基本不构成威胁了,原本又宽又
的壕沟由于诺曼军队的炮火和
出现了多处豁
,现在反而成了诺曼士兵的第二进攻出发阵地。
这一次,诺曼士兵冲到距离壕沟约百米的地方,突然纷纷匍匐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树林里硝烟升腾,炮弹随即呼啸而至,落在了守军前沿阵地。
突遭诺曼的炮火覆盖,联邦军官兵们只得就地隐蔽。在泥泞的堑壕里,魏斯蜷身而蹲,手指塞住耳朵,两眼紧闭,思绪飞转。又是弹幕徐进,守军有不少
员伤亡和装备战损都是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的。等这阵短促的炮击一结束,那些诺曼士兵必定跟打了兴奋剂一样,向守军阵地发起近乎疯狂的冲锋。每到这时,联邦官兵们的士气和斗志总是会被对方压制住,靠刺刀根本挡不住敌
,只得撤往二线阵地重新组织防御,伺机发动反击,才有可能继续守住防线……
以空降方式登陆联邦军后方的诺曼军队,一直是依靠己方舰艇的空中补给和从战场上缴获的物资维持作战所需。所以,他们的炮火准备总是非常短促,此次弹幕徐进也只持续了两三分钟。炮声一停,“皇帝万岁”的冲锋号再次以山呼海啸之势响起。
魏斯探一看,好家伙,那些诺曼士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冲过来了,他卯足了劲高吼道:“敌
上来了!自由
击!自由
击!”
守军阵地上,“格鲁曼烧火棍”响成一片,但是其声沉闷,其势凌。过了好一会儿,速
炮才又重新加
战斗,而这时候它们已经挡不住诺曼
的如
攻势了。
见诺曼士兵迅速越过壕沟和铁丝网带,转眼就来到了阵地前沿,魏斯连忙高呼“投掷菠米弹”。相较于速缓慢的栓式步枪,这种卵形手雷在防御作战中的效用无疑更好。得到提醒,堑壕中的联邦士兵们纷纷投弹,一阵密集紧凑的
炸过后,冲在前面的诺曼士兵或死或伤,他们的攻击线基本退回到了壕沟附近。
就在这时,守军各部的炮兵单位开始发威,15pr(75mm)径野战炮和7pr(35mm)
径速
炮纷纷向阵地前方倾泻炮火。前者是高平两用的加农炮,适合中近距离的
准
击,炮弹使用触发/延时两种引信,能够胜任多种对地和防空战术;后者是手摇式转管连发武器,4管构造,使用10发弹匣供弹,实际
速为60发每分钟,不仅
程优于5pr(25mm)速
炮,撇开成本因素,7pr
径触发式榴弹的步兵杀伤效果也较5pr
径实心弹好得多。
在守军炮火的遏制下,诺曼军队的进攻在壕沟一线停滞不前。就在这时,诺曼控制区的树林
处突然“跳”出一艘铅灰色的战舰。从体形来看,这是一艘吨位较小的二级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