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帝国威胁论VS战略轰炸论(2/3)

飞机技术的新月异,也使得诺曼不再埋建造原先的重装甲重火力的战斗舰艇。州长官们担心的表示,诺曼也在建造载机飞船,也就是空中航母。在作战飞机的能上,他们虽然落后于联邦,更却有一条独特的发展路线,那就是将星源石和飞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他们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但一个间接的证明便是诺曼帝国乃至威塞克斯王国的化工用酸和银的价格异常的持续的上涨,说明化工酸、银的消耗量较前期有很大的增长,而它们是当前制造蓄电池的主要材料。蓄电池的作用就是存储和输出电能,以往的飞行战舰通过锅炉机转化为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驱动庞大的舰艇在空中飞行,飞机不具备那样复杂的动力构造,难以提供足够的电流,必须以内燃机和蓄电池结合的方式,这是联邦军在战争时期就已经通过缴获战利品分析得出的技术结论,而这恰恰又是魏斯当初和尼古拉一起拼了命挣回来的报……这么一大堆信息糅合在一起,看起来千万绪,但只要是有正常的军事脑的冷静思考,不难抓到关键的主线——来自诺曼帝国的威胁在战争结束后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随着诺曼帝国的稳定和发展越来越大。

忧心的是,这场战争给联邦带来的创伤前所未有。他们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经济资源。还损失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壮年。经济工业格局经历了一次地理和技术上的洗牌,那些被迫迁往东部又在战争结束后陆续迁回的工业,经历了一段很不稳定的生产期。有经济学家估计,战争让联邦的经济工业倒退了十年,而诺曼帝国因为本土一直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其工业资源不仅没有倒退,还在战争的刺激下出现了畸形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北方威塞克斯王国的变故,如今的诺曼帝国在工业力量上已经不再逊色于联邦。一个专制的军事国家一旦拥有跟民主国家相似的工业力量,战争初期的优势将是压倒!一直以来,联邦和诺曼帝国主要是以莫纳莫林山脉以及数个中立国家作为战略缓冲地带,而在另外一边,异常狂的大洋使得诺曼极少考虑从背后跨过海洋来袭击联邦。有朝一,诺曼解决了运力问题,使用大批运输舰越过狂之海在联邦背后登陆,对联邦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联邦可能不再有第三次扭转战局的机会……

联邦宪法固然是让联邦军队难以先发制的一大障碍,但在不少有识之士看来,制度惯和思维惯才是最难克服的阻碍,一个简单的例证便是诺曼的总参谋部常备多个对联邦发动攻击的作战预案,而联邦军队总参谋部准备的大多是防御作战方案,越境攻击诺曼帝国的预案虽然也有,但只有最核心的几位将领和高参能够做到了然于胸,各级军官对边境那边的世界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相比于主动进攻,他们更愿意在防御中熟悉敌、消耗敌。诺曼帝国和联邦就如同两支风格迥异的球队,前者崇尚进攻,战术大开大合,而后者信防守反击之道,既不喜欢对攻,也不擅长对攻。

所谓存在即合理,足球场上,任何一种战术风格都有它的适应,只要能将这种战术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就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不久之前,魏斯跟尼古拉以及星空集团的运营总监有过一番有趣的谈,他们看到了诺曼帝国的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首都区及周边,相对集中度较高,觉得只要有办法对他们的三个主要工业产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就可能在战争初期瓦解掉敌的战争潜力,迫使他们收起贪婪无尽的扩张欲望。

这次沙龙之中,魏斯谈起了这个战略轰炸理论。众听得非常认真,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思路。如果能够跳出旧有的框架,去开辟一个全新的有效的战略模式。或许是除困扰的理想方式。在这种战略轰炸的方略中,越过莫纳莫林山脉向前推进2000里,就能够扫的工业心脏地带,那么轰炸的出发点选择西部的几个联邦州便是显而易见的。克莱沃联邦州和纳沙塔尔联邦州都有大量平坦的原修建机场,但开阔也意味着难以防守,敌可以擅长的空中突击的方式来攻击这个机场,这注定会是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如果能够将洛林的战略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那么这三个联邦州以各自特色支持战略轰炸的开展,无疑可以极大地提升成功的概率。

对于魏斯这番简述,大佬们大都表示很有启发和建设,然后穆斯贝尔联邦州的霍尔-斯科特提了个有意思的问题:联邦的飞机技术有优势,造星源石技术也有了突,为什么联邦不能跟诺曼一样,在星源石提供浮空力的小型飞行器上加大研发力度?如果发生战争,锐的部队应该由锐部队对抗,普通部队由普通部队应付。即便没有发生战争,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而对于地方来说,新的产业以及意味着新的经济动力和新的税收收,不是挺好的事么?

这位斯科特长官不是军出身,而是积极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促进者。魏斯和他在晚餐时聊过一阵,觉得两的很多观点比较接近。他半途进这个“沙龙”,被他们所讨论的国防战略话题所吸引,因而提出了刚刚那些问题。在魏斯看来,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但州政府如果能给予企业正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