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京城,江南(1/2)
从京城到江南,由北往南八千里路,容景云为首的一行不顾鞍马车骑之苦,
夜兼程赶往灾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一路马蹄声、车
声作响,两个多月的路程,一行
生生只用了十七
,夜里都是骑在马上的。
江南省境内,容景云和徐允章身着蓑衣骑在马上,极目望去,天空混浊暗,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荒凉景象。
驿站,河道总督张士尧及相关河臣早早等候在此恭迎京中下派大臣,众遥遥望着,薄薄雨雾下,传来马蹄踏
水隅的声音,泥泞的道路那
先来了几匹马,张正尧丝毫不敢怠慢,赶忙迈步上前拱手相迎。
容景云翻身下马,径直走过来道:“事态紧急,大不必拘泥小节。”
张正尧道:“承大大量。”
容景云拱了拱手,“灾紧急,容我不便多作寒暄。我等一路而来见百姓困饿、流离分别,大
可行了措施?”
张正尧想了想,谨慎答:“凡受灾之处,前两江总督已奏请停止今年秋赋。”
徐允章同下马来,闻言皱眉道:“百姓饿得快要死了,能等到免税吗?此时应赶紧督促知府、同知、通判和受灾地县令,迅速查明饥民数,悉数发放官仓粮米。”
容景云点,又着重道:“此事刻不容缓,急办!”
张正尧暗松气,却仍然僵着脸请示:“是否按每
三斗定量放粮?”
容景云目光锐利地打量了他一眼,又转首与徐允章对视一眼,说道:“每给六斗,你不要怕擅自动用官粮,我等自当奏明陛下。”
张正尧这才放下心来,面色郑重长身而鞠,抱拳拱手:“臣替江南百姓多谢两位大
。”
京城。
天色愈来愈沉,雨点儿砸在芭蕉叶上声音渐渐大起来,又急又密。玉枝和香蕙把檐下的细竹青帘子放下了些,采薇在案几上一只小巧的紫金熏炉里置了一块檀香。檀香
温,既解湿气,又宁心安神。
采萍一边绕线一边抱怨道:“外的雨见天的下,停也不肯停。”
嘉月转看向窗外,今年年景不好,
雨连绵连个
阳儿都不见,佃户们储存的粮食自己吃还不够,更别说
租子了。
帘子一动,采萍端了用乌梨木雕的小茶盘进来,里是井水湃过的西瓜葡萄。
“今年的雨水勤,瓜果也没有往年的好。”
嘉月转向采苓问道:“雨水太勤瓜果不甜倒也罢了,糟蹋了庄稼,庄上的佃户收成不好子怕是要难过。可有派了
去庄上看看?”
没有主子的吩咐,底下的管事们哪有这份闲工夫?采苓摇了摇。
“既这么着,”她微颦了眉,思虑道:“左右府中也不差这一项的银子,吩咐下去,王府下的皇庄或农庄,统统蠲了这一年的租子。”
“这可是积善的好事,佃户们也必定感念。”采薇道。
嘉月转身看着窗子,想了想,又转首吩咐道:“再让府中的采办们去购些布料,置办点粮食,派送到佃户家里,缺衣就送衣,缺食就送食。”顿了顿,又说:“派两个信得过的
跟着,务必一一送到佃户手中。”
采薇怔了怔,诧异地抬看她,欲言又止:“小姐这是……?”
“今年年景不好,如此也算全了咱们体恤的一番心意。”嘉月把衣袖轻挽起来,继续拿起针线,淡淡道:“再者,如今朝上朝下少说也有一万只眼睛盯着王爷,只等寻他的错处。咱们不能帮衬些个,也不要让落了
舌,给他添了麻烦。”
采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
永承帝的御案上有江南上报来的折子,折子上写黄河水
溢,江南百姓困饿,死填沟壑。徐允章上任后,首先下令随行官员督促各州县,迅速查明饥民
数,悉数发放官仓粮米,刻不容缓。
不,容景云又上奏急报,请陛下将灾民每
三斗定量加为六斗之数,永承帝立刻下旨批允。
这碧桃急急进来,后
跟着沈氏的陪嫁妈妈,李妈妈说是容母
夜夜为儿子悬心,吃不好睡不好,
都消瘦了,大
请二小姐快回去劝劝罢。嘉月一听,顿时心
焦急,少不得急着回去一趟看望母亲。
在这重重雨幕下,马蹄踏水隅、车
滚过泥泞,嘉月坐在车架里
,听采苓回禀说江南那边传来消息实在称不上好,黄河水
溢而出,瞬间吞噬了河堤下大片良田和村庄,尸体、木板就漂浮在水面上,实在心惊。永承帝听闻后,哀怅不已,辍朝三
。
容府。下了马车后嘉月一路径直去了正院,正在打扫的丫鬟仆们蓦然瞧见出嫁了的二小姐,不觉一愣,又忙搁下活计请了安。
嘉月走进里屋,容母正躺在紫檀木制的贵妃塌上,身形消瘦了些,旁边的福寿纹紫金熏炉里燃着香料,熏得屋里甚是好闻。岑妈妈瞧见她,向她请了个安,静静退出去了。
容母微睁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