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丰收(1/2)
“哇,好大!”
小堇由衷赞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旁边的龙秋色古怪,道:“堇堇啊,为什么好端端的字眼,从你嘴里说出来就很别扭呢?”
“那你让我说什么?”
小堇捏着手里的粗壮穗子,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稻谷,很真诚的想了半天,还是觉得其他形容词不足以描述眼前的盛景,于是又道了声:
“哇,真的好大!”
“……”
龙秋翻了个白眼,不去理她。
这里是凤凰山东麓,原本是个小村落,前些年有开发商买地盖楼,合同都签好了,结果发现当地政府一地多卖,忽悠了四五家。
最后扯皮扯到省里,官员被象征的撤职,开发商拿回少许补偿,打死都不来投资了。此处便成了一本烂账,村民搬走,房子拆了一半,无
愿管,就一直搁着。
现在政府重新开发,全部改作农田,七月份,正是早稻收割的时候。
“轰隆隆!”
“突突突!”
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几辆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中缓慢行进,每前行一段,就倒下一小片成熟的稻穗,拥挤至脱粒
,一次
的完成收割、脱粒。
另有几辆大车来来往往,在农田与仓库之间运输粮食。
收割可是大事,凤凰山和政府都非常重视,两位小公举亲自过来监督,就表明了态度。她们在田边站了一会,政府方面的负责就凑到跟前,笑道:“二位辛苦了!”
“有事说事!”小堇斜了一眼。
“呃,亩产初步统计出来了,这种新生稻在别处种植,大概是2016公斤,而我们刚刚收获的……”
他顿了顿,带着明显的兴奋,“2870公斤!”
嗬!
俩也很,将近三千公斤了,那就是六千斤啊!啧啧,亩产万斤不是梦,先
壮哉,早有预见!
“有这般收成,单凭白城一地,就能大大缓解省内的粮食危机。凤凰山不愧是风水宝地,太好了,太好了!”
那自嗨了一阵,忽想起一事,道:“对了,当初有言在先,我们按价购买,等总量计算出来,我们一定……”
“诶,我们要这份钱,可丢不起那脸!”
小堇打断话,道:“你留几袋子大米就行了,不用多,够我们一年吃的。”
“呃,那好吧!”
此是个能做主的,当即点
,又理了理衣服,郑重行礼:“多谢多谢!”
收割一连进行了好几天,二只照看了一
,便让郭飞运走了粮食。
山中有灵田,但碍于地势,不能多耕,多作为奖励发放。弟子平时食用,还是普通米粮。她们观察过这种新生稻,如果灵米含有的灵气是1,这个就是03左右,作为常消耗再适合不过。
凤凰山目前有四大主管,老水统筹一切,李冬负责弟子事务,闫涵负责商业建设部分,郭飞负责后勤。
四各有十名手下,协助分担。
要说能力,四未必有多厉害,但他们是最早一批
伙的,忠心可靠,态度摆的正,勤勤恳恳,守得住家业。
…………
京城,办公室。
来自全国各地关于早稻收成的报告,如雪片一般堆积在这个大桌子上,里面讲的是详细况,而最直接的数据早就传了过来。
那边组织员计算,这边几个首长焦急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来了结果,汇报员捏着纸条,手都在抖,道:“据统计,有三十二省种植新生稻,总产量约为582824万吨!依照早稻产量估算,加上晚稻收获,年产量约1215亿吨!”
哗啷!
一阵桌椅板凳响,几位首长都站了起来,而下一秒,激动的
渐渐黯淡,似喜似忧。
喜的是,袁农研究的新生稻没辜负期望,效果惊。而随着物种变化,环境稳定,肯定还会提升,老爷子服了道院的丹丸,身体倍儿
,绝对冇问题。
忧的是,他们还在钢丝绳上晃,战战兢兢。
在发生粮食危机前的那一年,全国大米产量是1448亿吨,貌似没差多少,但你要知道,那时除了大米,还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荞麦等作物,它们统称为粮食。
这个总产量是616亿吨,消耗量是627亿吨。
现在只有1215亿吨大米,按照之前推算,还有将近3亿吨的缺。其中与山姆国合作,土豆大幅增产,还有变种甘薯、芋
等等,可以带来2亿吨的补充。另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异化作物,加起来刚过安全线。
安全线的意思是:不会饿死。
在耕地急剧减少,朝不保夕的况下,还能取得如此成就,挺让
高兴的。但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