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厌胜(1/2)
长辈故去,晚辈都要披麻戴孝,按血缘远近各有不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孙子辈的要戴团顶孝帽,眷则戴孝手巾。侄子辈的要戴两角孝帽,
眷也是戴孝手巾。至于亲儿子,要在
上缠白布条,在左前方打结,俗称“绞号”。
而眼前之物,布是白布,砖是红砖,三尺布条裹住砖的一部分,且刚好打了个结。
看着这物件,在场众无不脊背发凉。武超更是砰的一声,将其失手落地,自己也吓得跌倒不起。
“莫非是厌胜之物?”
两个修士对视一眼,初步判断出来,此事已经超过了自身能力范围,连忙联系上级并通知了青城山天师。
约莫到下午,双方各来了一批马,皆是先天修士。
青城山的叫悟真子,四十多岁,为观内高功。他用拂尘托着那块砖,打量片刻,点
道:“确是厌胜之物!”
厌(读压)胜,源于古巫术,历史久远。
简单说,它是利用一些道具和特定形式,如桃版、,玉牌、铜钱等,达到一种诅咒的目的。
诅咒,是厌胜术的核心。《封演义》里大名鼎鼎的钉七箭书,就带有明显的厌胜痕迹。
一般提起这东西,印象都是极坏的。其实也分,好
施术,自是赐福消灾,坏
施术,自是行凶作恶。
“复苏初期,偶闻此种伎俩,后来就没听说了……何时冒出这么一位厌胜高手?”官方修士也很惊。
“砖戴孝,专戴孝,哄骗藏在自家墙壁里,亲
便会接连亡故,丧事不断。这是灭门的手段,极其恶毒,非
仇大恨不可用。”
悟真子转向武超,问道:“你确定与无冤无仇?”
“……”
武超一言不发,近乎呆傻。堂弟勉强应道:“我们一直都是本分家,哪有胆子与
结怨啊?再说这砖
是从青城山求来……”
“你是说本观行凶害么?”悟真子眉
一皱。
“不敢,不敢!”堂弟连忙赔罪。
悟真子又道:“不过既然从本观得来,我回去自当严查,给你们一个代。眼下么,还是将此物销毁为好!”
“师兄可有把握?”官方修士问。
“还好,此物或许用了一些障眼法,将砖变符,凡察觉不出也很正常。”
他嘴上说着还好,实则信心满满,当即让找了一
铁锅,倒油起火。不一会,油锅烧沸,滋啦滋啦的冒出声响。
他又取出一道符贴在砖上,
中念咒,随手一抛。
砰!
砖掉进油锅里,竟传出阵阵哀嚎,声如厉鬼,同时升起
黑烟,带有恶臭。煎炸了好久,悟真子方面色一喜,道:“好了,此物法力已除。”
说着,他手指一点,油锅熄火,只剩一块焦黑焦黑的砖躺在里面。
官方立刻收拾残局,两具尸体也施法安抚,面不带青紫,显得安详平和。
“还是先把二老安葬吧,我们会全力查找凶手,有消息马上通知你。”修士劝道。
“……”
武超呆呆怔怔,恍惚未闻,眼见众要走,才突然涌出一
对青城山的恨意。若非你们放符,怎会遭遇惨事?还有那飞云观,还有那个道
,都是你们青城山的!
他生内向怯懦,满怀恨意也不敢表露,又垂着
一言不发。
官方员不好再劝,默默离去。悟真子更无所谓,只把那块黑砖
收好,带回去做个证物。
…………
青城山,天师。
此观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清末时又修复扩建了一次,规模更加宏伟。
相传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故中供着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
门前还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70米,树龄已达1800余年,据说乃张天师手植。
此刻,住持悟明子正在树下,与悟真子谈论厌胜一事。
“我刚刚问过元和师弟,他确是在几前,施了一张祛病符给武超,我还讨了一张来。”
悟真子取出黄符放在石桌上,悟明子念一扫,点道:“元和资质愚钝,只能打理山脚小观,但其勤勉刻苦,众
皆知。这符虽不完美,也有七八成效用,应该无事。”
“既然不是元和,那可能就是武超回家途中,不知不觉被掉了包。他一介凡俗,并非难事。”
“有理,就不知武超惹上了什么,竟下此毒手。”
俩一致认定是回家途中发生了变故,根本没考虑是外
侵
做的手脚。因为像茅山、武当、青城这些圣地,道院都会给布置大阵,气息不正者不可
,更别提在内部作祟了。
“师兄,那我们还继续追查么?”悟真子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