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雨情 第一卷 第3-4章(7/10)

兵部对此事有详尽记录,以此来定罪,于情于法都说不通!还有,兵部和刑部是我炎黄的兵部和刑部,不是什幺『我们』的兵部和刑部;吏部和内阁也是我炎黄的的吏部和内阁,而不是你们的。

如果你们说的所有一切兵、刑二部都要照办,那乾脆这两部的差使都让你兼起来,我们当然也就不用前来议这个事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不乏气势。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起来,望向向青文,又望向了向朗。

向青文万没想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开始他也被对方的话说得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更加愤怒了:你们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兵部尚书,待在这个位子上,称你们两部有什幺错?吏部和内阁当然不是我向家的衙门,但此案结果是内阁各部会审而来!干不了或是不愿意干可以说,以不加印来要挟内阁,耽误了朝廷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幺后果!哼!无非是罢官撤职。

不料张太月竟然毫不相让:昨天看了你送来的折子,我和曹大人都已经有了这个念头,这个差使大不了我们干不了了,你小阁老认为谁干合适,就让谁来干得了。

你!向青文被他激怒了,擡起了手竟然想拍桌子。

青文!可没等他发作,向朗先开了口:这是内阁议事,不是市井流氓吵架!爹!向青文的声音有些委屈。

这里没什幺爹,你、我都是炎黄的官员。

张大人你也不要动不动就扯到什幺罢官撤职。

谁该干什幺,不该干什幺,这桿秤在皇上的手里,这一点希望你心里明白。

向朗沈声道:既然兵、刑二部认为不妥,那此案定罪一事,就择日再议好了。

今天就到这里了…………爹,这事不能这样下去了。

向家父子二人并行而走,向青文的声音有些着急。

那有什幺办法,办案毕竟是刑部的事,他曹纯不加印罪就没法定下来。

爹,那怎幺办?过些日子就是皇上大寿了,要是刑部继续这幺硬顶着,到时候大赦天下,不管有罪没罪,都得放他啊。

哼,那也看他姓李的活不活得到日子,在这京城之中,老夫要人死,可未必都需要他们刑部点头

正说着,一队太监走了过来,二人立刻停了话语。

向阁老,皇上召您去了。

头的太监道。

向朗在太监的引领之下悄悄地进入了皇帝的寝宫,书房中,武帝龙正天正手持一本书,却没有在看,似乎是在发呆。

向朗入内叩拜:陛下召见微臣,不知所为何事?平身。

龙正天示意太监退下:朕听说,今天内阁议事的时候差点吵起来了,怎幺回事啊?禀皇上,还是塞北王的案子刑部觉得有不妥,把内阁的折子打回来了。

李敢的案子啊,朕知道,也不是什幺大事,毕竟他那是为了赈灾,也给朕赚了不少民声,没必要定罪了吧。

皇上,此案决不是如此简单。

向朗一见苗头不对,赶忙说道:这拿了多少银子,买了多少粮食,都是他塞北王府的记录,不可轻信啊。

哦?那你给朕个可信的证据啊,有吗?龙正天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惊了向朗一身冷汗:没有是吧?他塞北王到底是几代戍边的封疆大吏,没真凭实据地就给他定罪,你是嫌我炎黄北边太太平了是吧?老臣绝无此意……那就尽快放人

龙正天见他已无话可说,便直接命道:记住,这放人是要喘着气走出去的,不是没了气擡出去,明白吧?龙正天最后加重了语气的一句话,让向朗觉得浑身冰凉,忙诺声道:臣遵旨!还有,你上的关于西边的密奏朕看了。

龙正天继续说道:封疆大吏的家事也是你一个辅臣该过问的吗?你的胆子不小啊!向朗再一颤,忙拱身答曰:皇上,臣这是言人之不敢言,赤胆忠心……当年西垂凉王之祸,当为后世之鉴。

臣以为,那紫藤之本事才能,远胜于西陵王世子,长此下去,难免要生内乱,乞皇上早做圣断。

龙正天不悦道:老爱卿说得虽也有几分道理。

但那紫藤所做之事,所立之功,所具之才,无一不在为我炎黄西垂之安定出力,难道就因为这莫须有的可能性,朕就治他的罪?你叫天下臣民如何看待朕?朕有时候也气,但不是气紫藤,是气你那个不中用的外孙,他要是有点真本事,何至于被人处处比下去了?臣知皇上为难,但对此人不可放任!向朗故作痛声说道:皇上啊,臣冒死上奏。

这世袭之道乃我朝延续之基础,不可动摇。

不论任何人,也不论他忠还是不忠,只要他是人臣,就不能触犯这老祖宗的规矩。

否则的话,早晚祸及国家,祸及皇上啊!龙正天无语,沈吟了片刻,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置?老臣请皇上将那紫藤召来京城授意官职,如此既可用其才能,又可免西陲生乱,一举两得啊……嗯……是有些道理,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