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坏事的名臣(2/2)
仲淹收买心,积蓄力量,然后行废立之事,只怕也不困难。我李中师已经被贬为小吏,朝堂纷扰,本来和我没关系,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大宋江山出了危险,才冒死前来,把事
告知景仁兄,真是想不到,连景仁兄都被范仲淹给蒙蔽了,如此大宋江山危矣!”
说完之后,李中师抱拳告辞,只留下范镇一个。
暗说李中师这套范镇是不信的,可奈何仔细推敲,却有那么几分道理。
几年前,的确有盛传富弼派遣石介勾结辽国,要另立新君,虽然很多
都说这是夏竦害庆历的诸君子,是无中生有,可空
来风,未必无因!
其实最令疑惑的还是粮食,静下心来想想,各种可能的渠道,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涌
,偏偏范仲淹就像变戏法一样,每到关键时刻,就弄出了粮食,真是不能不怀疑。
范镇当过谏官,职责所在,就是到处找麻烦,蛋里挑骨
,而且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假如真是从辽国弄来了粮食,那可非比寻常啊!
辽国的粮食也不多,却能拿出十几万石,给予范仲淹,肯定有所希图,他们究竟想什么?莫非真的要借助辽国的力量,行废立之举?
范镇越想越疑惑,一连三天,都睡不着觉。
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驱使着范大展开了行动。
他撒出了手,严查宋辽边境,还真别说,让他找出了一些端倪,作为宋辽的界河,今年的白沟河容纳了黄河之后,变得格外宽阔。
天寒地冻,白沟河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足以承受车马的重量。
每到晚上,就有马车从白沟河的北边,载着粮食运到南边。
最初沧州这边,只是瑶池琼浆,后来东西丰富了,鲸,蜡烛,肥皂,家具,饰品,只要能换粮食的,全都卖过去了。
许杰其实也咂摸出滋味了,李无羁根本是设下了圈套,为了从自己这里弄粮食,不过许杰还想不到这些粮食都落到了灾民手里。他只是觉得大宋缺粮,粮价飞涨,黑市上,粮食比都贵,哪个聪明的商
不想着趁机发财啊!
你发财,我也发财。
瑶池琼浆只剩下沧州还有,肥皂,蜡烛,还有致的白糖,都
受辽国贵胄欢迎,每一次
易,许杰都能赚几倍的
利。
双方就这样欢快地易着,可是他们都想不到,一个“猛士”正带着
马,气势汹汹杀来。
范镇派遣的终于查到了,宋辽双方,的确通过河面进行
易。
“真是好大的胆子!”
范镇咬牙切齿,范仲淹啊范仲淹,你妄称名臣,这种时候,竟然私通辽国,无论是要行废立之事,还是要赚取利,都是你不该做的!
罢了,就让老夫为了天下除一大恶,为了河北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范镇生怕惊动范仲淹,他借巡视地方,勘察灾民,从青州调出来一千五百
。这些
都不知道范镇要走什么,范大
带着他们,到处
窜,看似杂
的路线,实则是离着界河越来越近。
这一天晚上,范镇突然点齐马,在向导的带领之下,直扑冰上的
易区。
范镇立在马上,是踌躇满志,就让老夫一手捣毁邪恶的走私易,把范仲淹伪善的面目撕下来!
……
马距离
易区域越来越近,今天是李无羁负责押运,有五百多坛美酒,还有许多蜡烛和鲸油,都是辽国喜欢的东西。
他粗略估算一下,能换来一万石粮食,年前还有半个多月,再忙活几次,受灾的百姓也就能吃上一顿饺子了。
有饺子才是过年啊!
思索之间,突然有急匆匆跑来。
“不好了,有杀过来了!”
“啊?”李无羁大惊失色,“是哪的马,是不是辽国的兵,他们要黑吃黑?”
急之下,也顾不得用错词了。
送信的兄弟摇了摇,“好像不是,
马是从咱们这边来的。”
李无羁顿时大叫不好,王宁安再三说了,不会有宋兵来扰,既然出现了,就绝不不是王宁安的
。
私自和辽国走私,可大可小,不上称没有三两三,上了称千斤万斤都挡不住!周露出消息,一大群都跟着倒霉,
说话之间,李无羁已经听到了马蹄声,他真的着急了,“还愣着什么,点火!烧了,都烧了!”
青史尽成灰说
今天写了四章,其实小的还是有潜力的,等着大家鼓励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