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做个好女婿(1/2)

王宁安携着钦差大臣的威风,第一道命令下去,就在蜀大地炸响了一颗惊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随着钦差使者,带着告示,冲到了州府军县,将消息贴出去,一时间百姓感恩戴德,全都松了气。

道理很简单,普通百姓自给自足,天府之国,近年也没有灾荒,收获是很不错的。蜀的子勤劳,起早贪黑,织蜀锦,足够维持一家的生计。

最麻烦的就是朝廷的税赋。

因为各种苛捐杂税,除了田赋之外,其他都要用货币结算,而近些年,田赋也开始征收货币。

普通老百姓买卖商品,以物易物,不用钱也行。

可朝廷的赋税不成,如果子币值稳定,用子纳税没什么,可现在子贬值,各地衙门都不收子,反而催促百姓用铜子税。

这下子可就麻烦了,市面上的铜子本就不够,老百姓挣的是多是子,而纳税却要用铜子。

其中吃了多少亏,用脚趾想也知道。

王宁安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针对这个现象。

只要子还能纳税,一贯子值200文,虽然比之前便宜了,但至少能让大家喘气,不至于被上绝路!

原本躁动混蜀,天降甘霖,一下子冷静了不少。

大儒王方就在军营,亲眼目睹王宁安下达命令。

子很是激动,山羊胡子不停颤抖。

他连连夸奖,苏洵也很受用。

说句实话,苏老泉一直不太满意儿的婚事。

尤其是三苏之名,天下皆知,可是苏家唯一的儿,掌上明珠,居然给当了二夫,让苏老泉何以堪!

虽然也是赵祯赐婚,明媒正娶,和偏房侧室完全不同,但是苏洵的心里总觉得有个疙瘩儿,以至于这些年他都不大去王家拜会,偶尔见到,也不给王宁安好脸色。

这次回蜀办差,未尝没有衣锦还乡的味道。

王宁安一道令子,解了家乡父老的难处,最有面子的还是苏家,或许从此之后,不会有嚼舌根子了。

苏洵的老脸露出了笑容,连带着对王宁安也有了赞许。

“二郎,这一手不错,可谓是开门红,旗开得胜。”

王宁安却老脸微红,“岳父大,说句心里话,我这是瘦驴拉硬屎,不得不为而已。”

苏洵一愣,他也当过地方官吏,稍微思索一下,也明白过来。

子贬值,王宁安还准许百姓用子纳税,其实吃亏的是朝廷。

益州四路,可是财赋重地,大约占了大宋财政收的八分之一强!

这还是河北工商大发展的结果,在十年前,蜀的比例更高!

也正是因为百姓富裕,物产丰饶,蜀才能在几十年之内,恢复元气,文风鼎盛,能培育出三苏一般的物,正说明蜀的财力非凡!

子抵税,当做应急措施可以,却不能长久,毕竟朝廷还要指着蜀的税收,地方衙门也有那么多要养,没有钱什么都玩不转。

苏洵想通之后,也叹气。

“二郎,百姓困苦,民生艰难,不管如何,你都要多照顾乡亲,别让他们吃亏太多,不然老夫真是无颜见家乡父老。”

王宁安点,“小婿受教了,一定不会亏待百姓的。”

他们没有过多停留,从剑阁一路奔赴益州,益州知府不是别,正是那位王素王大

当初王素捧汝南王府的臭脚,结果闹到了赵祯那里,直接被赶到了益州,其实也算是幸运,假如再晚几年,以王素的作风,没准直接让王宁安给灭了。

王素这几年还算老实,当然不老实也没有办法,家赵祯生出了带把儿的,小太子赵宗垕茁壮成长。现在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小太子的段子,说他聪明好学,孝顺父母,文武双全,惜百姓……好吧,这些段子多半都是皇城司散布的……赵大叔还是很鬼的,他年纪不小了,万一有什么突发况,小太子年幼,为了确保顺利继位,给他涂脂抹,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储位稳如泰山,他王素投机,押错了宝!

赵允让死了,他的二十几个儿子,根据王宁安的建议,全都给扔进了满是铅管的院子,如今还囚禁在开封。

赵祯对任何都能宽容,唯独对这一家子,是一点同都没有,甚至随着时间推移,恨意还在不断滋生……敢抢不属于他们的皇位,敢算计朕的骨!不让你们付出代价,朕就不是万民之主!

从去岁开始,赵宗汉,赵宗楚,赵宗仆等,相继染病,尤其是赵宗汉,听说被囚禁发疯,大冬天穿着单衣,整夜整夜在雪地里行走,把脚都冻烂了,他还扯着嗓子鬼叫,逢便呼圣,管谁都叫官家……弄得尽皆知,成为了笑柄。

即便如此,赵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