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意外的收获(1/2)

“虿盆,居然是虿盆!”

王宁安不停摇感叹,不得不说,论起杀的手段,李谅祚的想象力的确更丰富,连妲己用的招数都拿出来了,自愧弗如啊!

王宁安感叹不已,却自动忽略了,正是他设计,才弄出了这么个结果,所以在李清的眼睛里,王宁安比起李谅祚还要可怕一万倍!

如果说李谅祚是害的小鬼,那王宁安就是指挥小鬼的阎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是他这辈子再也别想报仇了……此刻的李清,两个手都被砍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子,想要自杀也不成了,每天都有给他喂营养丰富的糜。李清想要拒绝,结果就有找来了竹管,直接进食道里,向胃中灌食物,就跟填鸭似的。

为刀俎我为鱼

李清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真的好想大哭一场。

除了钱乙每天过来给他诊脉之外,还有过来念各种邸报,想不停都不行。

“西夏各部谏言,要清查李清同党,梁乙埋已经被下令圈禁,梁氏的子弟多被罢官,赶出军中……除此之外,数十名汉官吏都被抓捕,正在严刑审讯……在兴庆府城外设立虿盆,投毒蛇上万,每都有李清家党羽被洗净,扔虿盆,供毒蛇撕咬,无数西夏百姓在外围观,大呼过瘾,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

李清听到这里,痛苦地闭上眼睛,整个都呆住了……王宁安又对了,西夏果然走出了这一步!

李清彻底绝望了,太可怕了,王宁安简直就是个看透心的恶魔!

堂堂西夏一国,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李清还记得,李谅祚虽然年纪轻轻,但十分威严睿智,进取心极强,很有乃父之风,堪称一代雄主,不到十五岁便铲除了没藏讹庞,亲政揽权,励图治,难得可贵的是李谅祚知道取长补短,他吸收大宋的经验,强化皇权,却反对汉化,约束党项贵胄,保留他们的野……这些措施都让李清耳目一新。

作为游牧民族,想要统合起来,就必须学习汉的治国之道……但是一旦学会了儒家那一套,又难免丧失武力,堕落到不可救药。

辽国就是一个例子,幸好他们国家够大,失去一个幽州,不会灭国,假如换成了西夏,只怕已经亡国了……李谅祚是聪明的,他选择梁乙埋和李清,这两个都是汉,却又极力反对汉化,保持党项各部的野蛮本,保持他们的战斗力。

得其利而避其害!

假如坚持下去,西夏蒸蒸上,或许真有牧马中原的那一天。

到了那时候,谁还敢说他李清是汉

风风光光,衣锦还乡……不得不说,李清的想法是很美好的,但现实太残酷了。

王宁安轻轻松松的一招,就打了西夏国内的平衡!

英明武,睿智英断的李谅祚,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啊?莫非眼睛瞎了,看错了

……

李清没有王宁安那么邃的目光,只能把一切都归咎到皇帝一的英明与糊涂上面,可王宁安看得清楚,这就是大势,就是阳谋!

任何国家,对外屡战屡败的时候,就必须转移注意力,把目光转向内部。

譬如大宋,打不过辽国,打不过西夏,每年都要承受耻辱的岁币,弄来弄去,民怨沸腾,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时候就冒出了理学。

二程和朱熹告诉大家,要存天理,要灭欲,是心不正,党横行,圣之道不行,天下才大的,只要听他们的,一切就会好起来。

是需要寄托的,一大批的士相信他们的骗局,全都归附到了理学门下……其实凡事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假如满朝都是君子,所有官吏都十分清廉,圣贤之道,大同世界,姑且不论行不行得通,一个基本的常识,想要不受欺负,就要练兵强军,要打仗,要兵器,要粮,要战马……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会因为是君子当政,还是小柄国,而发生任何改变。

一个赤手空拳的君子,显然打不过拿着菜刀的小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明末的时候,辽东连战连败,东林党和阉党杀得不亦乐乎,东林的君子们信誓旦旦,觉得他们上台了,便弊绝风清,天下大治……可结果呢,他们上台,打仗一样要钱,要粮食,要兵器,拿不出来就要打败仗,而且败得比阉党还惨!

可诡异的是东林掌权的失败并没有打醒任何,反而掀起更大的内斗,党争倾轧,哪怕亡国了还绵延不止,一刻不停……

类总是在重复错误,王宁安的历史知识告诉他,虽然道理谁都能说的清楚,但是身在局中,有时候哪怕错了,也要一条道跑到黑……

西夏和辽国一样,面对繁花似锦,高度文明的大宋,都是有着强烈的自卑,他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武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