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秀才科(2/2)

掌握科举的要领,但是世家可以,他们什么条件都不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明明占了九成以上,可是在官场上,他们的数还不足一半,处处处在下风的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都有个错误的念,以为挑细选,心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才!

或许某些况是对的,但是这么培养官员,是显然不成的……一个优秀的官员,除了要有足够的专业才能,还要接地气,知道民间想什么,能够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想问题,解决问题。

让一个从小出身豪门,含着金汤匙长大,光知道读书的,如何体会三餐不济,饥寒迫的感觉?

根本做不到吗!

而且朝廷之上,世家子弟比例太高,任何政策,都要照顾世家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家是大东呢!

就算暂时能压得下去,强推新法,早晚也会遭遇反扑……这也就是历来变法都回遇到亡政息的原因所在!

“为了我们的变法,该动科举了!”王宁安意味长道。

王安石含着笑,“王爷谋远虑,你推普遍的大众教育,怕就是布局这一天了!那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非王爷莫属,我给你当副主考!”

王宁安愣了一下,连连摆手,“别,介甫兄,咱们俩都不适合当主考,我有个更好的选。”

“谁?”

“文彦博!”

……

“王宁安,我给你什么仇,什么怨?有本事你拿刀子杀了老夫!老夫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文彦博简直气炸了肺!

他突然想起了那一次和王宁安的谈话,他说王宁安只是一个,早晚会被斗垮,可王宁安却告诉老文,历史不会总是由士书写,他推动教育,提拔寒门,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老文还是老在在,不相信王宁安能赢。

可是这一次老文却傻眼了!

王宁安提出,要设立秀才科,作为选拔吏员的标准考试,除了基本的比试内容之外,还有法令,典章,教育,军务,治安,商业,建筑等等内容……应试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门类,考核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六房,充当书吏。

同样也是三年一次考评,五年一次大考,做得好就可以正常升官,哪怕进六部,或者是政事堂,也都是可以的,丝毫不会因为学历的问题,就比进士官低一等……只要进官场,机会就是平等的,只留给能做事的

这套漂亮话文彦博不怎么在意,可后面的录取数,让老文傻眼了!

一万

一万啊!

王宁安你就是个疯子!

大宋朝开国至今,录取的进士也没有一万啊!

你这是要什么?

以老文的智慧,他当然明白,数夸大,就意味着原来那些根本考不上进士的,有了上升的机会。

这部分当中,多数都是出自中小地主家庭,一般的商子弟,还有一些市民……套个后世的概念,就是中产阶级……再过几年之后,教育铺开,优秀的农民子弟也能挤这个行列,单打独斗,或许他们不是世家子弟的对手,但是架不住多,这里面总会出几个超级高手。

可以想见,未来大宋的朝堂,必定是以寒门子弟为主体!

历代的变法为什么很容易失败,那是因为光打击了既得利益者,而没有建立新的利益集团取代。

商鞅变法成功了,是因为培育出军功耕战集团。

王宁安更狠,他推均田令,拉来了农民的支持,又设立秀才科,把中产阶级给收囊中,更不要说,他一手培养的工商金融集团。

有着三支力量支持,想扳倒王宁安的变法,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好啊,真是好厉害!”

文彦博咬碎了牙齿……到了第二天,文彦博居然又一次采奕奕了。

他一到衙门,就面色严肃。

“秀才科填补进士科不足,完善朝廷论才大典……是前所未有的德政,老夫极为赞成,你们也都要拿出百倍的小心,把这一次的秀才科办好,办成典范,谁要是出了纰漏,老夫绝不留……”

站在门的拗相公,由衷点了点,王爷真有识之明,用文彦博就算用对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