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嫁娶之事(1/2)

刘校长想拿这笔钱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鼓励学生留校上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的想法很好,但村长不同意他这样做。

不光村长不同意,东山村小学的所有老师都不同意。

刘校长是好心,但这是两码事,不该混在一起。

村长在刘校长面前也难得强硬一回,把钱硬塞到刘校长手里,沉声道:“这钱要是不拿那我现在就送你回家,往后你也别来学校上课就在家好好养着吧。咱村里的也都有良心,看着你个病歪歪的硬撑着来学校给孩子上课心里能得劲儿?你就当这是你辛苦这么多年村里给你的奖金还不行?这也不是白拿啊!”

掰扯半天,还是村长更胜一筹,刘校长不不愿的把钱揣好,还再三嘱咐村长别再组织村里的捐钱了。

村长不组织捐钱,架不住村里自发的拿罐蛋啥的去看刘校长啊。

这天知恩值完夜班回家休息,全家坐到一块儿吃饭很自然的聊起刘校长的事来。

曹蕴感叹道:“我长这么大还是一次见咱村的这么团结呢,我还挺感动的,看那些平常挺膈应的也没那么膈应了。”

冬梅笑着接话道:“团结这玩意儿得有带动,要是没带动还是白搭。你说刘校长这事儿,肯定不是所有家都愿意捐钱,不过大多数家都捐了,村长还带着,那些心理有别的想法的也不好意思说,只能闷跟着捐。拿出那块把毛的钱心里还不知道有多不痛快呢。”

冬梅说的没错,村里并不是所有家都愿意掏钱,他们只是看到村里大多数都掏不得不掏罢了。

可话说回来,不管家愿不愿意,最终家还是掏钱了,面子上的事儿算是做团圆了,这不也是一种团结么。

这办大事吧,就怕团结。

一个村子团结起来很可怕,个团结起来力量也十分巨大。

曹蕴和冬梅一直都挺团结的,就算有时候想法不同最后也总能达成共识,得到她们都满意的结果。

这段时间她俩可忙得很,家里的地不能扔,隔三差五还要往镇上跑一趟卖童装。

她们的衣服卖的很不错,家制衣厂仓库里的那点儿存货已经被她们卖的差不多,最近她们在商量以后卖什么呢。

曹蕴想进点儿丝巾,那玩意飘轻,不压秤,也不占地方,同样走一包就能进不少条,够卖挺长时间的。

冬梅却觉丝巾不如普普通通的巾实用,那玩意儿除了好看点儿也不当什么,挡风挡沙挡太阳还是得她们常用的那种巾。自打土地承包给个之后老百姓的生活确实比以前富裕了,但是也没富裕到都愿意为了美花钱的地步,这丝巾运过来恐怕不好卖。

难得的,冬梅竟然说过了曹蕴,最终曹蕴放弃进丝巾的想法。

不过她们也没进巾,而是把目光放到脚上。

她们要一起进两个厂子的货。

鞋厂进有瑕疵的鞋,再从针织厂进一批有毛病的袜子,全都到货后就买一赠一,买鞋送袜子!

跟制衣厂那批童装不同,鞋厂那边几乎每天都有瑕疵品产出,只要冬梅和曹蕴想卖,她们就可以一直从鞋厂进货来卖。

货源稳定,鞋这玩意儿也算是必需品,按说如果把这个生意做好会是一桩很不错的买卖。

可事并没有那么完美,唯一的问题是进货价!

有瑕疵的鞋肯定比好好的鞋进货价便宜,但也没便宜到不要钱的地步。曹蕴跟制鞋厂的老板磨好几次,家有自己的考量,已经看在是熟介绍的份儿上给了曹蕴最大的优惠,实在没办法再便宜。

曹蕴和冬梅的心态都还挺好的,用她们的话说“这世上不可能所有的好事儿都落自己身上”。

再说,这鞋的进价只是没有她们想的便宜,要是单拿出来看的话其实也挺便宜的,进回来有赠品就算不能卖多快也肯定不愁卖就是了。

忙忙叨叨进六月,一直被郁笼罩的东山村也终于有了喜事。

年后李桂兰就托给李永刚介绍对象,这也折腾好几个月了,事总算定下来。

方是小富强屯的,长的不大好,说话还有些大舌,家里条件也一般,下边有三个弟弟要照拂,就因为这,家姑娘才一直留在家里没有嫁

如今三个弟弟都已长大成,这姑娘也熬成了老姑娘,想嫁婚的小伙儿不太容易,这才便宜了李永刚。

就这,李家这还不十分满意呢。

他们挑出家那一大堆毛病呢,可挑到最后都抵不过媒一句“家姑娘身体好,能”。

长得好那是虚的,身体好能活才能踏踏实实的过子。

在没有经过李永刚和姑娘的同意的况下,两个的关系就确定下来,两家又开始商量婚期。

两家都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