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603节 等我吃饱饭,就是一条女好汉!(4/4)

竟之业,遗憾千古,李洛亦常感同身受,引以为憾啊。”

“古来以良相而成圣贤者,不过数,而武侯为首,无过之。岂独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在于惜百姓,视民如赤子啊。”

文天祥等肃然说道:“大王之言,震耳发聩,臣等以为然。武侯之贤,不独鞠躬尽瘁,也在民如子。为臣者,敢不效法。”

正在这时,忽然外面一个声音喊道:“在下牟应龙,等候贵多时了!”

李洛回一看,正是之前看碑文的几个文士。

见到李洛回,一起拱手行礼,看样子都猜出了李洛的身份。

“诸位为何知吾必来?”李洛笑道。

一个年近三十的士子笑道:“知君有雅意也。足下即是贵,怎会不来武侯祠?”

李洛一想也对。

接着,几个文士主动通报了姓名。原来就是牟家父子,黄泽,张达善等,都是蜀中名士。

他们猜出了李洛的身份,但李洛既然不点,他们也不好造次。

“诸君可愿随我再去祭祀昭烈?”李洛邀请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几面露喜色,一起欣然答应。

等到一行祭祀完刘备,李洛又提出去青城山,登高望远。

直到到了青城山下的幽静之处,几个士子这才一起整衣下拜,肃然说道:“民拜见大王,前有唐突,望大王赎罪。”

这就是想要归唐了。也就是认主。通过两个月的观察,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洛呵呵笑道:“诸卿请起。寡盼诸卿久矣!”

一起平身。最活跃的牟应龙说道:“大王,青城山夕阳晚照甚美。此时登山,正好观看此景。”

一大群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李洛就和几聊的熟了。

这是几个隐士啊。

西斜时分,李洛终于登山了青城山最高峰:老霄顶。

蜀中山川,所谓“青城幽,峨眉秀,剑门险,夔门雄”。这青城山,以苍翠清幽取胜,真当得“青城天下幽”之誉。

李洛挺立老霄顶,四顾群山环侍,犹如雄城。但见苍翠欲滴,云霞如锦,幽野茫茫,风起苍穹。他似乎略作沉思,便开吟出事先准备好的诗:

巍巍青山幽城翠,茫茫苍野大风扬。

必是夕阳知我到,便织云霞晚照长。

此处既有天久,笑问仙踪在何方?

应是莫闻天下事,不知间有大唐。

文天祥和黄泽等听到李洛的诗,心道此诗平平无奇,失之俗白,全篇并无佳句,以文辞看,全不足观。

可诗意雄豪高峻,霸气森然,以境界取胜,虽非扛鼎之作,却能大俗化雅,勉强也能算佳作。

尤其是诗中隐有诘问神仙之意,调侃仙不来迎接自己,主之姿跃然而出。

这是君王之诗,以气成篇。臣子诗才再高,也难以模仿,不敢模仿。

“大王此诗,睥睨天下,旨趣豪迈,真意自然,乃英雄语也!”文天祥只能如此夸赞。他不是谄媚之臣,这点评虽然有点抬高,但并不夸张。

牟应龙等也纷纷说道:“文山先生之言,恰如其分。大王此诗,不同寻常。”

李洛笑着摆摆手,“随而作,贻笑方家。寡于诗词一道,殊无才,倒教诸卿为难了,不提也罢。”

连说岂敢。牟应龙道:“诗词乃小道也。大王之才,乃是济世安民,经天纬地,再造乾坤,泽被苍生,此乃天授雄才,大道也。”

李洛听了哈哈大笑,指着牟应龙道:“若非知卿正直有节,几疑谄语矣!”

闻言,一起怡然而笑。

李洛终于知道为何帝王喜欢和文厮混了,因为他们会说话,说的话能让你很舒服啊。

ps:今天太忙,只能这样了,蟹蟹大家,晚安!保重身体哦亲。这一章,非常难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