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温泉(1/2)

没有比闵希更清楚,动力能量柱选址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千万年以后,星际开辟出如此多的星球资源,但满足动力能量柱的选址条件的星球,甚至不足百分之一。

这是因为每个星球内部结构有很大不同,而满足三十公里到五十里的地壳度的星球就已经是寥寥无几。

之所以对星球地壳的度有着严苛的要求,这是因为动力能量柱的底部必须建立在地壳二十公里以上的地方。

否则将会影响星球内部岩层结构,但只要动力能量柱的底部距离地壳最处超过二十公里的距离,一切都将安全运行。

这是闵希在全息实验室模拟了无数遍之后的结果,也只有达到这个最低限度的二十公里要求,动力能量柱才能稳定运行。

但想要满足动力能量柱底部数百度的高温要求,能量柱又必须地底起码一万米,也就是十公里的距离。

否则最底部的温度达不到,动力能量柱的能量转化效率将大打折扣。

众所周知,一个星球,越地底,温度就越高,但这个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尤其在温度变高是,往往也以为着越靠近地壳之下的地幔层。

地幔层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由于放元素大量集中,在地质作用下蜕变放热,岩石熔融形成岩浆的发源地。

假设一个星球的地壳度只有十公里,那么挖十公里之后,就会触及到地底的岩浆,届时将造成的祸患将是巨大的。

所以能量柱距离地幔层越远越好,不仅要保证二十公里的安全距离,还得保证底部存在稳定的高温热源,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苛刻。

上一世闵希在走访了诸多星球之后,只有百分之一的星球符合条件。

而在这些星球之中,允许开采地底资源用作科学研究的,又是少之又少。

所幸,闵希上辈子的出生地,即寄居星,政府在得知本星符合条件之后,愿意相信她的科研团队,给他们批了整个东十二无区用作研究用途。

研究期间,也给予许多帮助,最终她和团队花了十年,终于不负众望将动力能量柱研发出来。

当然,满足了三十公里的地壳度,却也不是越越好,一旦超过五十公里,动力能量柱再想打地底,就极难达到高温要求。

而现在的地星母星,地壳度正好五十公里。

想到这里,闵希眼中露出一丝千帆过尽后的宁静柔和。

随后闵希看向水龙正流淌着的涓涓清泉,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这一切正是因为记忆中,姥姥故居这一处冬暖夏凉的地下泉。

星际时代拥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星球少之又少,更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

包括后被划分为保护级星球的地星,地下水资源比起现在也十不存一。

但地下水,却是比实地勘测土质况,全息模拟实验,更准确清晰的信息。

尤其是地下温泉。

类的眼中,温泉,冷泉这类涌出地表的地下水资源,是对体具备超高疗效的保健资源。

然而,在闵希眼中,这些地下泉水,却是最直接反应地底况的介质!

和未来大部分星球地下水资源不足,更难提形成温泉冷泉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温泉和冷泉等同于表明地壳之下有稳定的热源供应。

其中有温泉的地方,说明地下的热源离地表更近些,当然冷泉的地下热源不一定就在更处,这还得看泉水多种指标。

当然,就算没有温泉冷泉,地下也必然拥有热源,可以说,所有星球的内部都是一个巨大的热源。

但地下泉水的存在,说明在附近的地壳中,有着稳定,且相对安全的热源。

水源能稳定通过涌出地表的热源,在附近建造动力能量柱的安全风险只会更低。

记得上一世,她在研究地底热源和地质的关联时,还感叹过千万年前的祖先们,惬意地在地下热源之上泡温泉的自在生活。

却没设想过,她能遇到这么好的事,虽然她现在不打算泡温泉,但显然能量柱的选址有眉目了。

打开设备,查看了周边数公里的地界,都在她承包的地里。

此时满足了建造动力能量柱最严苛的两个条件,满足了地壳五十公里的度,并且确定地底内有稳定供给热源的板岩裂隙,现在只需要找勘测地底泉水的况,就能直观了解地下的况。

暗中勘测了几个月的地底况都没有丝毫收获,没想到眼看着无望时,却有了全然不同的发现。

如果不是上一世星球水资源少到了普通接触不到的地步,她也不会全然忘记地下水这一茬。

“看来,一切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