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亡族威胁下的迁移(2/3)

弃了。

薛仁贵和狄青商量了一下,并没有派遣部队继续追击乌恒族迁移的队伍,而是分兵开始接收乌恒族的这片原,占领乌恒族在这片原的所有部落。

另外狄青还亲自带领原军团三个骑兵旅的三十六万骑兵,向沙陀族的地盘进军,沙陀族作为乌恒族的铁杆小弟,虏军这次也没有放过沙陀族的道理。

然而让狄青意外的是,他带领这三个超编的原军团骑兵旅,进沙陀族的地盘之后,发现沙陀族所有的部落,都已经离开了。

原来沙陀大汗邪执宜带着七万沙陀骑兵,赶回沙陀王庭之后,面对沙陀王庭的惨状,不禁老泪纵横,原本三十多万的沙陀王庭,只剩下了不足二十万,而且几乎都是老幼孺,青壮男丁已经一个不剩了。

薛仁贵带兵攻占沙陀王庭之时,杀了不少,甚至把沙陀王庭贵族里面成年的男,杀的一个不剩,又把沙陀王庭剩余的青壮男丁,不管是牧民还是隶,都收编到了军队之中,这才让沙陀王庭一下子减少了十几万

沙陀大汗邪执宜也知道,这次原联军虽然解散了,但是不代表着战争就结束了,虏军很可能会对参加原联军的一些游牧民族进行报复,而沙陀族生活的这片原,又距离虏军的北庭都护府不远,沙陀族很可能在虏军的报复名单之中。

沙陀大汗邪执宜与沙陀族的两位宗王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把沙陀族数十个部落,全部迁移走,以躲避虏军的报复,而且沙陀大汗邪执宜和两位宗王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舍弃与乌恒族的战略同盟关系,转投其他的原强族,并且还把目标定在了契丹族的身上。

随即沙陀族数十个部落,舍弃了一切不易带走的东西,在沙陀大汗邪执宜的带领下,踏上了漫漫的迁移之路。

不管如何,薛仁贵和狄青这两路兵马是完成了刘基下达的命令,把乌恒族以及沙陀族所生活的这片原全部占了下来,使得北庭都护府的土地向东扩展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随着虏军占领了乌恒族和沙陀族的地盘,东胡族顿时紧张了,因为在乌恒族和沙陀族所生活的原再往东,就是东胡族众多部落的场了。

不过刘基倒是没有命令薛仁贵和狄青这两路兵马向东胡族的地盘继续挺进,毕竟吞并乌恒族和沙陀族所生活的这片原,面积非常之大,已经够虏军消化很久了,何况刘基在灭掉了柔然族及其附属各族之后,又把心思放到了北庭都护府与西域都护府之间,那几个没有加这次原联军的游牧民族身上。

虽然攻占了柔然族及其附属各族所生活的原之后,北庭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已经被连接在一起,但是却有几个没有依附于原目前九大族的游牧民族,依然挡在了两大都护府的中间,包括谷笃族和楼翎族,这两个实力在原上排在第三梯队的游牧民族,以及其他七个实力在原上排在第四梯队的游牧民族。

在大晋429年八月十四,柔然族向虏军投降之后,刘基就下达了进攻谷笃族和楼翎族以及其他七个小族的命令。

很快夹在两大都护府中间的七个小族,就被虏军轻易攻占了,只有谷笃族和楼翎族,给虏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谷笃、楼翎这两族一直世代通婚,关系非常之密切,面对虏军的侵,这两族立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虏军,两族加起来组织了超过四十万的骑兵,并且谷笃族和楼翎族都非常清楚,他们两族的力量都算上,也不是虏军的对手,于是两族骑兵并不与虏军的军队展开决战,而是选择了与虏军侵的军队,展开了游击作战,甚至谷笃族和楼翎族为了避开虏军的锋芒,连两族的王庭都迁移走了,防止虏军直捣黄龙。

这让虏军一时半刻根本无法降服谷笃族和楼翎族,虏军主力的一百多万军队,一下子被陷在了谷笃族和楼翎族所生活的那片原上。

九月三,在原来柔然王庭一座巨型毡包内,刘基皱眉对麾下五名文臣说道:“谷笃族和楼翎族的骑兵,如今天天与我们虏军打游击,等于把我们虏军一百多万军队都给牵制住了,严重影响了我们虏军的后续计划,你们几对此有什么好主意?”

此时在毡包内的五名文臣,分别是张良、贾诩、房玄龄、李儒和陈宫,其他的文臣并没有随刘基来到柔然王庭,而刘基所说的后续计划,就是他准备从鲜卑族身上讨还一些利息。

张良随即说道:“主公,虽然谷笃族和楼翎族连王庭都迁移走了,但是两族所在的那片原,已经被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完全包围了起来,两族的王庭就算迁移,也离不开这片原,只要我们能在那片原上找到谷笃族和楼翎族的王庭,那么这两族的骑兵,就算不想与我们虏军进行正面决战也不行了,除非他们连王庭也愿意舍弃。”

贾诩、房玄龄、李儒和陈宫四也都点了点,认为找到谷笃族和楼翎族的王庭,是最快解决这两族的办法。

刘基摸了摸下说道:“这倒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