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外戚(2/2)

历史人物。

太后也寻思片刻,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此时此刻,要想寻找一位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的接手人物,还真是不易!

突然,刘备抬起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太后,兴奋道:“下官想到一人,应当可以……”

“究竟是谁?”

“董卓董仲颖!”

“怎么是他?”太后皱了皱眉,很不满意。

不得不说,董卓在朝堂之上,名声极差,几乎已经被认定为叛逆之臣。

之前,就有多人提议,要把他直接杀掉!

“我听说,董卓嫡子早逝,只留下一个嫡亲孙女……”刘备仔细解释道:“可以让天子娶之为后。而且,他年岁已高,又常年征战,浑身暗伤,用不了几年……”

董卓年纪太大,嫡子早逝,最为亲近的继承人只有女婿牛辅,和弟弟董旻。

等到他两腿一蹬,就可以暗中挑拨牛辅与董旻的关系,让天子轻松继承岳丈的遗产。

听到他的解释,太后眼睛一亮,觉得确实可行。

不过,转眼又患得患失,连忙问道:“董卓已然封侯,他会愿意吗?”

按照常理来说,应当不会!

不过,按照常理,他也不应该废立天子啊!

你说你都半截脖子埋进黄土了,又没有继承人,为何要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呀?

究竟能得到多少好处呀?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凉州士族的心态问题——

东汉建立,定都雒阳,远离关中,对于凉州和西域的控制越发衰弱。

以至于产生了绵延上百年的羌人乱

而且,朝堂之上,尽是山东士族,对于雍凉出身的官员极力打压与排挤。

再加上逐渐施行的三互法,地方官员必须异地任职。

以至于,在凉州郡国任职的主要官员,全部来自山东士族。

可是,自古以来,凉州便是苦寒之地,民风彪悍,不服王化。

所以,前来任职的官员就会产生两种行为模式——

一种是极力搜刮,敲骨吸髓,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榨取更多的钱财,去贿赂上官,调离此地。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酿成一波又一波的叛乱与民变。

而且,很多时候,生活不下去的汉人和羌人会联合在一起,四处袭扰,勾结胡人,造成更大的动乱与损失。

这样以来,不但增加东汉朝廷的平叛难度,还让朝廷官员逐渐丧失了对于凉州士民的信任与认同。

第二种情况就是攻击羌人部落,谋立军功,以调离此地。

帝国边境,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数不胜数。

既然想要建立军功,自然得挑软柿子来捏!

如此以来,小型部落被逐渐剿灭,空出了一块块的生存空间,使得大型部落越来越强。

用不了多久,便会主动生事,攻破边境,四处劫掠。

可是,之前的官员早已升职离去,只留下本地士民首当其冲。

有的身死族灭,有的屈身为贼,同流合污……

就这样,凉州羌乱就像是帝国身上的一块溃疡,连绵数十年,消耗数百亿的钱粮,却一直无法根治。

到最后,朝堂之上,开始怀疑凉州士民的立场与认同,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凉州的声音。

也就是说,山东士族已经不再将其认定为同族!

这让凉州士民很是受伤!

所以,朝堂之上,对于凉州士民的态度,一直都是无视、鄙视、和歧视!

但在凉州百姓的视角下——

没错,因为羌乱,你们确实在凉州消耗了数百亿的钱粮!

可我们凉州人呢?我们消耗的可都是自家亲族的鲜血和生命啊!

这数十年来,哪一家没有族人喋血沙场?哪一家没有亲友身死族灭?

可是,这些战乱,难道只是我们凉州人的过错?

所以,而在凉州士民心中,对于汉室朝廷,也就只剩下仇视了!

想当初,黄巾起义刚刚平定,就有凉州士人劝说皇甫嵩造反!

人名叫阎忠,在历史之留下两件事,另外一件便是认出了贾诩的良平之才。

因此,西凉出身的董卓才会在历史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废立天子,肆无忌惮!

他们不管不顾,只想登上权力的顶端,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口气!

经过刘备的解释,太后似乎有些懵懂,但还是颇有顾虑,道:“让哀家再仔细考虑考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