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背后一刀(1)(1/2)
“利比亚现在况怎么样?我们的
和当地部落武装接上
了么?”
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内,大不列颠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吐出一个烟圈,慢条斯理地问约瑟夫·奥斯汀·张伯伦——后者现在正任大不列颠外大臣。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两年前的动中,由于保守党和自由党在经济问题上的失分,传统两强第一次丢掉了首相宝座,让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获得了组阁的权利,并前前后后当了10个月首相,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这却是
天荒的第一次,从此工党取代自由党变成了英国政坛上第二大政治力量,然还不能动摇保守党的地位,但自由党的势力却被急剧打压下去。
纠结于领导个
才能导致政党兴衰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国家力量:正因为一战后大不列颠丧失了号令群雄的实力而转而开始变得保守与封闭起来后,始终恪守自由竞争的理念便显得有些迂腐了,英国政府不是没尝试过继续维持自由贸易、继续提高英镑地位、继续坚持金本位的措施,但除了让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商品如
水般涌
外,就是国内经济衰落、失业率高涨,本来想维持的金本位也维持不下去,让各路投机资本家卷走了不少钱款——这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孔蒂尼和联合集团投机倒把。
虽然联合集团其实赚得不多,无非就是一起赶了个热闹,甚至孔蒂尼自己都没有感觉,因为是里奥利用他访美期间做得调生意,一家伙吃掉了70多万英镑的汇兑差异,打了个漂亮的闪电战,论
作实力算是非常漂亮。但英国
后来查到后感觉恼羞成怒——美国
、法国
、犹太
利用金融搞投机倒把也就算了,现在连意大利
都敢压上来?真是岂有此理。
金融界对联合集团第二个看得不舒服的是联合集团手金融市场的行为,这里有两笔账要算:第一笔是联合银行横空出世收购不少意大利中小银行的
作,这动了英国银行界的
酪。
原本意大利银行业规模较小,所以如果进出业务涉及到国际收支全部通过外资银行中转,这方面瑞士银行不是强项,强的是英国或法国银行,出于传统合作关系,意大利银行基本都通过英国银行尤其是三大行中转,但联合银行成立后,一下子撇开英国银行界,直接与华尔街扯上了关系,从亲英变成亲美,英国
一下子失去了每年几十万英镑的手续费收
不说,联合银行还自己开设美国分行,并利用联合集团的产业优势,让其他未纳
体系的意大利中小银行走联合银行这个渠道。
为什么华尔街对联合集团这么感兴趣,就因为他们发现孔蒂尼和传统意大利政治家完全不同,不亲近英法,反而亲近美德——在经济、金融上亲美国,在技术、工业、才上亲德国,这就让美国产业界打通了与意大利的关系,并可以向中欧辐
。
第二笔账是对美贷款和意大利银行的高息揽储问题。孔蒂尼前前后后已向美国方面申请了将近4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准备再次发行1亿美元的企业债,哪怕按5%利息计算,一年利息开支就在2500万美元——相当于两艘上好的战列舰,而如果按照惯,这些贷款都应该是流向大不列颠的。
至于为什么不向英国借款,孔蒂尼一摊手:英国
借款条件没有低于6%的,凭什么向英国贷?可英国
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联合集团在美国大量采购,所以华尔街大亨才肯以5%甚至4.8%的低息发放贷款,如果联合集团把这些订单转到英国,保证也给5%甚至更低的利息。问题英国那些又贵又差的工业
烂孔蒂尼看不上,他倒是看上了罗-罗公司的公司产业和技术专利,可高傲的不列颠
不肯出售,最后只能
得联合集团拿着罗罗发动机利用德国工程师测绘后搞“自主创新”,这就是矛盾的一大根源。
如果大不列颠依然是自视甚高的自由贸易思想,说不定这批绅士会对联合集团向哪里贷款一笑了之,但现在大不列颠也开始贸易保护了,联合集团这点利益当然不可放过。
而联合银行高息揽储的行为更加剧了金融界的不安,3.75%的利率对意大利来说,不过是加了0.5%,但对英法等存款利率普遍在2%左右徘徊的国家来说,3.75%几乎就等于翻了一倍,这立即将大量的资金虹吸过来——法国
对此意见不大,反正本来就是放贷过
,意大利
愿意付高息最好,英国政府普遍就感觉不可容忍了。
提高本国利率?那会抽紧银根,加剧经济动,增加政府债务的利息开支,可不提高利率,同样会资金外流,引发社会紧缩——在原本历史时空没有孔蒂尼这个吸金5亿美元的集团,美国
还会痛痛快快向不列颠发放贷款,现在一
是意大利
贷款向美国购买东西搞国内建设,一
是英国
贷款后增强不列颠工业实力试图和美国竞争,美国
当然愿意选择前者——同样是赚钱,为什么要给自己添堵呢?
所以英国方面只能眼睁睁看着资金不断向意大利方向流动,用孔蒂尼的话说,联合集团是这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