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4】 逃离这个城市(2/4)
个主任科员,说起来也算是正科级部,但是却没有基层一个正科级
部那么潇洒,甚至连办公室都没有自己的。”李超军心中暗自琢磨着,“我再熬一熬,找机会一定要找一个县挂职,等挂一段时间副县长,再找机会留下来,我在处里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熬到处级
部,到基层去说不定还能够打开一条新的路来。”
不过李超军也知道,要到基层挂职,必须要有提才行,而自己在委里面也没有什么靠山,都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才走到现在的。他的打算是要好好在李南面前表现,将来好靠李南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富恩县吃完饭,李南便直接返回了建恩县。
在建恩县这边,还有柳大富等等着李南喝茶。
李南调去天都市。回来的机会就比以前小多了,这次回来调研,柳大富便专门给李南打了电话的,原本是要请李南吃饭,不过李南的时间安排不过来,便只好一起喝茶。
除了柳大富,还有专门从市区赶来的熊康代,以及姚振军、肖懋强、谢明明等。
李南刚开始离开建恩县的时候,借助李南留下来的影响力,柳大富还勉强能够跟章晓俊叫板。但是随着章晓俊的强力打压,再加上章晓俊背后有市委书记林木枫撑腰的事,让县里面很多
都逐渐开始靠向章晓俊,因此到现在为止,柳大富仅仅只是在县里面能够自保。而县长王学鸣又是一个偏软的
,很多时候都是委曲求全,因此县里面的很多事
,柳大富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却也无能为力。
李南对柳大富目前的处境也是理解的,但是最多也就是能够帮助他介绍一下周正等,有周正等
罩着,柳大富也不至于太吃亏。但是接下来他要有大的发展的话。那难度是很大的,除非是林木枫什么时候能够调走。
“当初我在武阳市的时候,事虽然做了一些,但是也跟市委书记林木枫的关系搞得太僵了。这样对跟着我
的
就很不利,我虽然没有什么事
,但是他们就遭了秧。要受到打压,升职方面就遇到难题了。”李南也在进行反思和总结,“所谓刚则易折,以后还是要注意做事方式,不要把矛盾搞得这么地激化。真正的上位者,既有铁血的一面,也有柔和的一面,正所谓刚柔相济,做事
才能够得心应手。”
聊到这次调研的目的,李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正好征求一下柳大富等的意见。李南现在主要是站在全省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但是从基层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再说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一起聊一聊,相互激发,说不定能够有新的思路。
听了李南的想法,柳大富道:“李主任这是站在全省的高度来规划地方上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说,当然是最适合各地方发展的。我们目前的状况是,各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分别拟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目光就有局限,就容易造成重复,
费了资源。而站在全省高度进行统一规划,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大家取长补短,做大做强,发挥集中优势。这是我看到的好的一面,可是另外有一方面,各地有各地的想法,特别的各地的领导,一方面都不喜欢别
手本地的事
,另外一方面,对于他们来说,长远利益是小事,他们关注的就是短期的利益,只想着怎么把政绩搞出来,这样才有晋升的资本。如果真的沉下心来搞发展,可能长远是好的,但是短期来说效益就很不明显,上级可不会管你的基础打得多牢,不管你将来会有多大的利益,连现在的经济都搞不上去,可能就要换
来
。就算不换
,但是要想得到重视和提拔,那就很难了……”
柳大富也知道李南是真心实意地想听意见,因此并没有任何的隐瞒,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实际上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基层很多的想法。
虽然说,一个当官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应该为老百姓最大的利益进行努力。
而长远利益则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
但是一个部不可能一直在一个位置上
着,而且很多
还想着能够尽快得到提升。
因此很少有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路径,他们宁愿花很大的力气,以污染环境、重复投资等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快速增长,这样在上级眼中,才是有作为有能力的
部,才能够实现更快的提升。
谢明明也道:“李主任,从我们最基层的角度来说,上级给我们指明方向,但是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里的实际况是,偏僻、环境差,甚至连
通都是有问题的,乡镇要想发展。太难了,乡村老百姓的生活要想得到改善,难度更大……”
李南微笑着看着他道:“乡镇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靠乡镇企业来带动,农民收要提高,怎么搞,一是发展特色种植,搞养殖,要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业,这才能让老百姓依靠土地制服;二是发展乡镇企业。这其实跟第一条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乡镇企业就是搞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乡镇企业可以把农村的经济搞活,带动农产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