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5】 鹬蚌相争(1/2)
这段时间,赵宏盛一直都是胆颤心惊的,也都在思考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发展,李南当了市委组织部长,那么自己要想在市委组织部有多大的的发展,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因此,赵宏盛觉得自己必须早做打算早谋划,不然真等到李南收拾他的时候,那一切都晚了。
“可是,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呢!”赵宏盛心中充满了焦虑。
现在在市委组织部,李南身边已经有了一大批亲信,比如史鹏阳、王加民、蒋卫平、吴正江,这些在很早以前就跟李南的关系很好,现在很自然就团结在李南的身边,李南对他们也是信任有加,赵宏盛想要融
这个团队,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可能的,更何况他之前就跟李南的关系不怎么好。
而另外一方面,赵宏盛也不想轻易离开市委组织部,毕竟对于一个副处级部来说,在市委组织部所能享受到的权力是最大的。而且赵宏盛现在的资历还有些不够,想要到区县去的话,也不容易。
市委组织部的部到区县任职的话,要么担任县委组织部长,要么担任县委副书记。当然,能直接担任县委副书记是最好的,从这个位置上基本上再往前一步就可以提正处级了。
赵宏盛可不想这么早到区县去任职,因为以他的资历,只能担任县委组织部长,要在县里面竞争县委副书记,比在市委组织部熬资历然后下放争取县委副书记难得多。
正是因为这样,虽然赵宏盛很担心李南会对付他,但是又不想轻易离开市委组织部。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便都回去各自按照方案去组织落实了。
这是李南就任市委组织部长以后在内部搞的第一个活动,大家都十分的重视,毕竟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前程。
王加民回到部门,积极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并且表示要在这个活动中搞出特色来。
他可是一直憋着一子劲,要在李南面前好好表现的,之前在座谈会上他已经通过发言引起了李南的关注,但是他觉得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努力才行。
随着这个整顿方案的实施,市委组织部内部便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都知道李南是一个十分较真的,既然都已经搞出了这个方案,那么肯定是会落到实处的,可没有
愿意被李南当成典型处理。
有些不想当反面教材。还有些
则是希望抓住机会脱颖而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大家的积极
无疑都被调动起来了。
虽然刚开始没有身份实质的改变,但是至少已经有了好的开
。只需要大家有了这个意识,能够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好。
李南将此事给史鹏阳去牵
落实,具体的事
李南也不会去过问,他最主要是看结果。
除了这个事,李南还在酝酿一个活动。他准备搞一个青年
部培养计划,主要思路是从市直机关或县直机关选拔一些有志青年
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时间都是一年,挂职的单位都选择偏远乡镇。让挂职锻炼的
部既能在最基层得到锻炼,又能帮助挂职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到基层挂职期间能够做出成绩的,市委组织部将会做为重点培养对象,在提拔任用方面给予优先关注。
武阳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还十分地落后,这除了跟当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基础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部的思路不够开阔,找不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的部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话,那么是很难把各项工作做好的。
李南希望通过几个批次的部
流挂职锻炼,来提升一下相关
部的认识水平,在促进偏远乡镇的发展的同时,也能锻炼培养一批有潜力的
部。
“不仅是机关部到基层挂职,基础
部也要到机关来挂职。只有通过这种上下
叉流动,
部的活力才能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李南一边想着,一边在笔记本上面将大体思路记下来。
市委组织部要加强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
部的培养,更是关系到整个队伍后续发展的大事
,必须长远规划。
而现在,在武阳市有一种现象,那就是部上下流动和
流比较少。比如在市直机关的
部除非是到基层区县任领导职务,不然的话都基本在本单位呆着慢慢熬,而在基层区县任职的就很难到上级机关工作。特别是基层乡镇的
部,基本上就是在乡镇流转。
这种况下,在市级机关的
缺乏基层经验,根基不牢。而在基础的
对基层
况十分熟悉对底层老百姓的呼声最为了解,但是却又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严重的脱节,对于发挥部队伍的活力是很不利的。李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
部挂职活动来缓解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市委组织部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