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阳谋(2/2)

敢不去帅府,只怕大军立时杀到,全家都要死绝。

正在犯愁的化龙兄,忽然眼前一亮,马上有了主意。

和冲动狂妄的三郎不同,化龙兄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胆气也很足。

根据中年所介绍的严重势,化龙兄马上猜到了,隐藏在孟仁毅突然之举背后,那昭然若揭的谋。

哼,不就是已经怀疑到县吏们的上,想先来个调虎离山,再进府搜查么?

化龙兄断定,蜀将目前还仅仅是怀疑罢了,应该还没有确认,哪一个或是哪些,才是真正的内

否则的话,蜀军早就攻进来,杀的犬不留!

这时,柴房里的几个猛然听见,紧邻的一座府内,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们惊恐的尖叫声,男们临死前凄厉的惨叫声,小孩子的哭闹声,兵刃撞击的当当声,士兵们的喊杀声,织成了一曲死亡的悲歌,令不寒而栗。

“那边住的是?”化龙兄强行压下恐惧感,小声问中年

中年重重地叹了气,说:“是县衙的夏兵曹,这家伙胆大妄为,居然和山里的贼暗中有勾连……唉……”

化龙兄追问中年:“以前就没知道,他这么胡作非为?”

“他这里做事还算是谨慎,我也是非常偶然得到的消息,不想这么隐密的事,居然被查了出来。”中年越想越后怕,脸色渐渐变得苍白如纸。

化龙兄的心,立时浮上一层不祥的预感,姓夏的兵曹既然和山里的贼有瓜葛,一旦露了就是灭门大祸,必定做得很隐密。

蜀军的反细作能力,啥时候,变得如此的厉害?

其实,令化龙兄万万想不到的是,李中易只不过运用的是群众路线罢了。

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要控制得当,奖惩分明,效果其实非常的不错。

在血色恐怖的重压下,在巨额钱财的下,东城的普通县民心甘愿的屈服了。

于是,张家长,李家短,赵家最近来了陌生的远客,刘家的饭桌上昨天多了一只,各种琐碎的报,源源不断地递送到李中易的桌案上,已经堆积如山。

说白了,李中易不过是借用了“十年运动”中,毛太祖曾经运用过的方法而已。

其逻辑是,在巨大的不安全感之下,你不举报别,别为了自保,还有那相当于几年收的二十贯钱的重赏,就很可能把你曾经过的坏事,都给抖露出来。

自危,都不想掉脑袋倒大霉,都想一夜间脱贫,所以,李中易的阳谋得逞了!

因那夏兵曹经过多年的转迁,已是流外三等官。按照职权,李中易这个所谓的“检校河池捉守使”,并无权力直接捕杀县里的佐吏。

所以,杀夏兵曹全家,是孟仁毅这个后军总管兼昭武节度使亲自下的令,李中易只是提供了充足的证据罢了。

异常紧急,非常时期必用雷霆手段,既敲山震虎,也可打惊蛇。

李中易最担心的是,周军藏在城内的细作,非常沉得住气,躲藏在某个官员的家里,没有任何动作。

所以,孟仁毅这边召集县衙的官吏议事,李中易那边就派去包围夏府,杀光了夏兵曹全家。

既然夏兵曹有胆子“通匪”,那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河池的安全,李中易并不介意,他的手上沾满夏家的鲜血。

按照蜀国的刑律,通匪是灭族的重罪,罪无可赦,李中易不过是提前动了手而已。

李中易坚信,走过必定留下痕迹。即使周军的细作隐藏得很,只要孟仁毅那边,把县里各个官吏都控制了起来,他这边就准备调兵趁虚动手,把各家的仆统统拿下,严刑拷打,不怕他们不招供。

没办法,谁叫李中易的靠山,硬得吓死呢?

河池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县城,官吏们即使和成都那边有些联系,也不可能是很有权势的朝中大物。

除了县令、县丞、主簿以及县尉这四个流内官的脑袋之外,就算李中易把县吏们全部扣上通匪或是通周的大帽子,都给杀了,以孟仁毅的权势,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按下去,并且不会泛起半点波澜。

哼哼,享受特权的滋味,真

另外,李中易采取如此力血腥的手段,还隐藏着一层更的阳谋,那就是:迫窝藏者和周军细作闹内讧。

周军的细作至少是两以上,那么,窝藏者要想杀掉这两个,就必须调动家里的打手。

到最后,即使周军的细作被暗中处理掉了,参与的打手们,总会在重刑拷打和威利诱之下,乖乖招供。

李中易琢磨得非常透彻,即使参与的打手,最终也被灭了

那么,只要发现哪家有多个男仆突然死亡,窝藏者也绝无可能逃出李中易的手掌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